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危而不持的意思、危而不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危而不持的解釋

[when the nation is at stake but no people to save] 國有危急之事,不須外力扶助便能安然平息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則将焉用彼相矣。——《論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危而不持”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出處與典故


用法與場景

  1. 形容個人或群體:可用于批評他人或組織在關鍵時刻不作為。
    例句:公司面臨危機時管理層卻危而不持,最終導緻破産。
  2. 引申至國家或社會:指當權者在國家危難時無應對措施。
    例句:《晉書》用“危而不持”指責官員逃避責任。

近義詞與反義詞


權威性補充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背景,可參考《論語》原文或相關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危而不持

《危而不持》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在危險面前,沒有堅持自己的信仰或原則。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危(蔔字邊)和而(而字邊)。其中,蔔是危的部首,而是而的部首。危的部首蔔表示危險,而的部首而表示連詞。

《危而不持》這個成語是出自《左傳·文公四年》中的一句話:“危而不持,社稷危矣。”形容對國家的危險形勢沒有果斷行動,将會危及國家的安危。

在繁體字中,危而不持的寫法為「危而不持」。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危的字形是「危」,而的字形是「耐」。所以,古時候寫作「危耐不持」。

例句:

他面對困難時危而不持,最終導緻事情的不利發展。

面對誘惑,我們必須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可危而不持。

相關詞語:

1. 危急存亡:形容處于非常危險的境地。

2. 臨危受命:形容在危難關頭被委以重任。

反義詞:

堅守原則、果斷行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