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槎頭鯿的意思、槎頭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槎頭鯿的解釋

即鳊魚。縮頭,弓背,色青,味鮮美,以産 漢水 者最著名。人常用槎攔截,禁止擅自捕殺,故亦稱“ 槎頭縮頸鯿 ”。 唐 孟浩然 《岘潭作》詩:“試垂竹竿鈞,果得槎頭鯿。” 唐 杜甫 《解悶》詩之六:“即今耆舊無新語,漫釣槎頭縮頸編。”亦省稱“ 槎頭 ”。 唐 杜甫 《觀打魚歌》之二:“ 徐州 秃尾不足憶, 漢 陰槎頭遠遁逃。” 宋 梅堯臣 《和李廷老家會飲》:“ 漢 糟槎頭美, 吳 羹成咄呵。” 清 陳維崧 《金菊對芙蓉·惠山夜飲仍用蝶庵詞韻》詞:“且餅煎寒具,鱠切槎頭,相逢滿酌梨花凍。”參閱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槎頭鳊是中國古代文獻及地方文化中一個富有詩意的魚類名稱,特指漢江襄陽段出産的一種鳊魚(學名通常為Megalobrama skolkovii,即團頭鲂)。其詳細釋義如下:

  1. 字義解析

    • 槎 (chá):本義指木筏或砍伐樹木,引申為水中木樁或漁具。在“槎頭鳊”中,“槎頭”指漁人設置于水中捕魚的木樁(或筏頭)。“槎”也指古代神話中往來天河的筏子(如張華《博物志》載“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為名稱增添了文化意象。
    • 頭 (tóu):指前端、頂部。此處指木樁或筏子的前端。
    • 鳊 (biān):魚名,指鳊魚,體側扁,頭小背高,是重要的淡水經濟魚類。

      合稱“槎頭鳊”,意指常在槎頭(木樁、漁具)附近活動或因此種漁具捕獲的鳊魚,其魚頭形狀亦被認為類似槎頭。

  2. 曆史淵源與地方特色

    槎頭鳊最著名的記載源于唐代襄陽(今湖北襄陽)。

    • 唐代詩人孟浩然《岘潭作》詩雲:“試垂竹竿釣,果得槎頭鳊。”
    • 北宋歐陽修《六一詩話》引宋人記載:“河豚常出于春暮,群遊水上,食絮而肥。南人多與荻芽為羹,雲最美。故知詩者謂祇破題兩句,已道盡河豚好處。聖俞平生苦于吟詠,以閑遠古淡為意,故其構思極艱。此詩作于樽俎之間,筆力雄贍,頃刻而成,遂為絕唱。其詩雲:‘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然此魚常出于春暮,食柳絮而肥,南人以荻牙為羹,亦未全失也。然則聖俞所詠,乃此魚耳。餘在漢東,得一尾,大如槎頭鳊,斫脍作羹,真珍物也。” 此段雖論河豚,但提及漢東(襄陽一帶)所得河豚“大如槎頭鳊”,側面印證了槎頭鳊作為襄陽地方名産的存在及其體型特征(體寬而肥)。
    • 南宋祝穆《方輿勝覽·京西路·襄陽府》明确記載:“槎頭鳊,在襄陽岘山下,漢水中。鳊魚肥美,常禁人捕。以槎斷水,因謂之槎頭鳊。孟浩然詩:‘試垂竹竿釣,果得槎頭鳊。’即此。” 這清晰地解釋了名稱由來:因官府為保護此魚資源,禁止隨意捕撈,用木樁(槎)攔截河道限制捕撈,故得名“槎頭鳊”。
  3. 文化意象與文學典故

    槎頭鳊因孟浩然的詩句而聞名,成為襄陽的文化符號和文人吟詠的對象。

    • 杜甫《解悶十二首》其六:“複憶襄陽孟浩然,清詩句句盡堪傳。即今耆舊無新語,漫釣槎頭縮頸鳊。” 此處稱“槎頭縮頸鳊”,強調了其縮頸(頭小)的特征。
    • 蘇轼《鳊魚》詩:“曉日照江水,遊魚似玉瓶。誰言解縮項,貪餌每遭烹。杜老當年意,臨流憶孟生。吾今又悲子,辍筋涕縱橫。” 詩中“縮項”即指縮頸鳊(槎頭鳊)。

      因此,“槎頭鳊”或“縮頸鳊”在文學中不僅是美味的象征,也寄托了文人對隱逸生活(如孟浩然垂釣)的向往和對友人的追思。

  4. 生物學特征

    現代生物學證實,槎頭鳊即團頭鲂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屬鯉形目鯉科鲂屬。

    • 形态特征:體高而側扁,呈菱形。頭短小,吻圓鈍,口裂寬。背部青灰色,體側銀灰色,腹部淺灰白色。因其頭小、吻圓鈍,古人形象地稱之為“縮頸鳊”或“槎頭鳊”。
    • 生态習性:栖息于江河湖泊的中下層,草食性,喜食水生維管束植物。原産于長江中遊通江湖泊(如湖北梁子湖),襄陽漢江段是其重要分布區之一。
  5. 别名與辨析

    • 縮項鳊/縮頸鳊:強調其頭小、頸部看似内縮的形态特征。
    • 團頭鲂:現代标準學名及常用名。
    • 需注意與同屬的三角鲂 (Megalobrama terminalis) 和廣東鲂 (Megalobrama hoffmanni) 區分。團頭鲂(槎頭鳊)體型更高,口裂更寬,尾柄更短,鳔室數也不同。

參考資料來源: : 孟浩然《岘潭作》詩,收錄于《全唐詩》。可參考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全唐詩》數據庫:https://ctext.org/quantangshi (需自行檢索) : 歐陽修《六一詩話》,收錄于《歐陽文忠公集》。可參考中國古籍庫:https://www.guoxuedashi.com (需自行檢索相關條目) : 祝穆《方輿勝覽》,中華書局點校本或相關古籍數據庫。可參考中華經典古籍庫:https://www.ancientbooks.cn (需訂閱或檢索) : 杜甫《解悶十二首》,收錄于《杜工部集》。可參考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杜工部集》: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875828 (需自行查找具體詩篇) : 蘇轼《鳊魚》詩,收錄于《蘇轼詩集》。可參考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蘇轼詩集》: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878336 (需自行查找具體詩篇) : 中國科學院中國動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動物志 硬骨魚綱 鯉形目(中卷)》。科學出版社,2000年。(權威分類學著作)可參考中國動物主題數據庫:<http

網絡擴展解釋

“槎頭鯿”一詞有兩種解釋,具體如下:

一、字面含義(指魚類)

  1. 基本定義
    槎頭鯿(拼音:chátóubiān)是鳊魚的一種,因頭部較小、背部弓起、體色青灰而得名,以漢水流域出産的最為著名。其肉質鮮美,古人用木筏(槎)攔截捕撈,故稱“槎頭縮頸鯿”或簡稱“槎頭鯿”。

  2. 文學出處
    唐代詩人孟浩然在《岘潭作》中寫道:“試垂竹竿釣,果得槎頭鯿”,杜甫的《解悶》詩也提到“漫釣槎頭縮頸鯿”,均以這種魚象征自然風物之美。


二、引申含義(成語)

  1. 比喻意義
    成語“槎頭鯿”由“槎頭”(船頭)和“鯿”(優質魚類)組合而成,比喻人或事物的品質極佳、無可挑剔。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贊美高尚品德、卓越才能或事物精良,例如:“他的為人如槎頭鯿,令人敬重”。


該詞既可指代漢水名産鳊魚,又衍生為贊譽性成語,需結合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能改齋漫錄》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拜訪變動不居仢約草書柴禾赤苦創草單句遞減訂禮返本朝元反串粉刺風日風油精敢做敢為拫抑講亭剿兒機變械飾節次街彈雞肥踦挐金水橋雞談踞傲屦賤踴貴居利思義君平榔榆梁父靈應流落貓兒房美譚名諱冥器曩時女妭敲推僑縣氣昏窮鳥歸人起駛權寄擾攘人樣蝦蛆榮幸入學考試呒啥聖人出射蜮時移世異手炮說雨談雲嚃羹脫來相安小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