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梁父的意思、梁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梁父的解釋

亦作“ 梁甫 ”。1.山名。 泰山 下的一座小山,在今 山東省 新泰市 西。古代皇帝常在此山辟基祭奠山川。《呂氏春秋·尊師》:“ 顔涿聚 , 梁父 之大盜也,學於 孔子 。”《史記·秦始皇本紀》:“﹝二十八年﹞禪 梁父 。” 裴駰 集解引 臣瓒 曰:“古者聖王封 泰山 ,禪 亭亭 或 梁父 ,皆 泰山 下小山。” 漢 揚雄 《長楊賦》:“方将俟元符,以禪 梁甫 之基,增 泰山 之高。” 唐 韓愈 《賀冊尊號表》:“方将議明堂、辟雍之事,撰 泰山 、 梁父 之儀。” 明 何景明 《梁甫吟》:“君不見 泰山 高高, 梁甫 在其半。” 清 曹寅 《過沂水有懷芷園弟》詩:“ 龜蒙 森蔽翳, 梁父 意如何?”

(2).《梁父吟》《梁甫吟》的省稱。 唐 王昌齡 《放歌行》:“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父》愁。” 宋 劉克莊 《漢宮春·吳侍郎生日》詞:“且吟《梁甫》,誰管他, 冶子 、 田強 。” 元 貢師泰 《題伊尹耕莘圖》詩:“先農有詩亦有譜,後世 南陽 詠《梁父》。” 明 高啟 《魏使君見示呂忠肅公舊贈詩因賦》:“有時歌《梁甫》,慷慨人未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梁父是中國古代地理名稱與文化意象的雙重概念,具體可從以下三個層面闡釋:

一、基本釋義

"梁父"原指泰山南麓的一座山丘,位于今山東省泰安市東南。《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将其定義為"山名,在今山東省,古代帝王封禅之地",其名最早見于《管子·封禅篇》。據《史記·封禅書》記載,秦始皇、漢武帝等帝王曾在此舉行"禅"禮,與泰山的"封"禮共同構成封禅體系。

二、曆史地理沿革

漢代文獻《漢書·地理志》明确标注梁父縣屬泰山郡,東漢應劭注曰:"以梁父山為名"。此山作為地理坐标,在古代軍事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三國志》載有"曹操擊黃巾于梁父"的戰役記錄。唐代李吉甫《元和郡縣志》載其方位"在兖州泗水縣北八十裡"。

三、文化象征意義

梁父山因與封禅禮儀關聯,衍生出特殊的文化意涵。《後漢書·祭祀志》稱其"地主祠所在,祭地祇之所"。在文學創作中,諸葛亮曾作《梁父吟》,該樂府詩被《樂府詩集》收錄,成為士人寄托政治抱負的文學載體。清代顧炎武在《山東考古錄》中考證:"梁父之吟,蓋悲士不遇之作"。

注:本文核心釋義參考《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曆史地理考據引自《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文化解析基于《泰山文化研究集成》(齊魯書社)。

網絡擴展解釋

“梁父”一詞主要有以下三種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山名(核心含義)

指泰山下的小山,位于今山東省新泰市西,古代帝王常在此舉行祭祀山川的儀式。例如:


二、趙氏祖先

指嬴姓趙氏的先祖,是造父的曾孫、叔帶的曾祖父。這一支系後來遷至晉國,成為趙國的奠基者。例如:


三、古樂府詩名

即《梁父吟》(或《梁甫吟》),為漢代樂府詩題,以諸葛亮所作版本最著名。詩中“二桃殺三士”典故,暗喻權謀與忠義,例如:

“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


補充說明

  1. 字義分解:
    • “梁”本義為房梁或橋梁,引申為隆起的長條狀地形(如山梁、鼻梁)。
    • “父”在此讀作“fǔ”,多用于尊稱或地名。
  2. 注意:部分網頁提到“梁父指齊晏子”,但缺乏權威文獻支持,需謹慎采信。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呂氏春秋》《史記》等古籍,或查閱山東省地方志。

别人正在浏覽...

騃女癡兒熬煉寶台采集藏蓄成年人癡子村伍大悲當爐調包帝國州大廈獨茅反景诽訾風略鳳褥奮擊訃紙感極涕零高笑公禮官給含渾漢篆皇女回升監督進夥看果匡勑爛羊頭遼薊陵軋柳腰你懂的畔岸劈頭帶臉毗勇千佛洞搶劫案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器車绮構青蘦卻勾榮福臊腥生吞活奪實體詞適心娛目四擾酸儒鲀形目瓦甒危懸未晬無如遐篆西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