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梁甫 ”。1.山名。 泰山 下的一座小山,在今 山東省 新泰市 西。古代皇帝常在此山辟基祭奠山川。《呂氏春秋·尊師》:“ 顔涿聚 , 梁父 之大盜也,學於 孔子 。”《史記·秦始皇本紀》:“﹝二十八年﹞禪 梁父 。” 裴駰 集解引 臣瓒 曰:“古者聖王封 泰山 ,禪 亭亭 或 梁父 ,皆 泰山 下小山。” 漢 揚雄 《長楊賦》:“方将俟元符,以禪 梁甫 之基,增 泰山 之高。” 唐 韓愈 《賀冊尊號表》:“方将議明堂、辟雍之事,撰 泰山 、 梁父 之儀。” 明 何景明 《梁甫吟》:“君不見 泰山 高高, 梁甫 在其半。” 清 曹寅 《過沂水有懷芷園弟》詩:“ 龜蒙 森蔽翳, 梁父 意如何?”
(2).《梁父吟》或《梁甫吟》的省稱。 唐 王昌齡 《放歌行》:“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父》愁。” 宋 劉克莊 《漢宮春·吳侍郎生日》詞:“且吟《梁甫》,誰管他, 冶子 、 田強 。” 元 貢師泰 《題伊尹耕莘圖》詩:“先農有詩亦有譜,後世 南陽 詠《梁父》。” 明 高啟 《魏使君見示呂忠肅公舊贈詩因賦》:“有時歌《梁甫》,慷慨人未識。”
“梁父”一詞主要有以下三種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指泰山下的小山,位于今山東省新泰市西,古代帝王常在此舉行祭祀山川的儀式。例如:
指嬴姓趙氏的先祖,是造父的曾孫、叔帶的曾祖父。這一支系後來遷至晉國,成為趙國的奠基者。例如:
即《梁父吟》(或《梁甫吟》),為漢代樂府詩題,以諸葛亮所作版本最著名。詩中“二桃殺三士”典故,暗喻權謀與忠義,例如:
“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呂氏春秋》《史記》等古籍,或查閱山東省地方志。
《梁父》是一個漢字詞語,以“梁”作為聲旁,以“父”作為義旁。它的意思是梁木的父親,也可以泛指梁木的家族或園林建築中使用的梁木。
按照漢字的部首,可以将《梁父》拆分為 “木”部和“父”部。其中,“木”部表示木頭,為梁的主體部分,而“父”部則表明這是一個與父親有關的詞語。
根據筆畫計算,漢字《梁父》總共有14畫。其中,“梁”部分為11畫,而“父”部分為3畫。
梁父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文獻《禮記·檀弓上》中。文中有一句“梁父吟壽”,意為山梁上的父親歌頌他的壽誕。
在繁體字中,梁父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隻是在字形上稍有差異。不同地區和文化背景下,人們可能會使用不同的繁體字寫法,但基本意義和拆分方式保持一緻。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梁父的字形可能會有所變化。漢字的演變過程中,形狀和結構發生了一些調整。然而,無論在哪個時期,梁父的基本意思和拆分方式都保持一緻。
1. 他的祖輩是制造梁木的名家,所以他被尊稱為梁父。
2. 這個庭院的梁父是以稀有的檀木制作而成。
梁木、父親、梁柱、橫梁、梁上、木梁、梁床、梁頭、一梁百孔、石梁
橫梁、木梁、石梁
橫梁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