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遞鐘的意思、遞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遞鐘的解釋

琴名。即號鐘。《漢書·王褒傳》:“雖 伯牙 操遞鐘, 逢門子 彎烏號,猶未足以喻其意也。” 顔師古 注引 臣瓒 曰:“《楚辭》雲:‘奏 伯牙 之號鐘。’號鐘,琴名也。 馬融 《笛賦》曰:‘號鐘高調。’ 伯牙 以善鼓琴,不聞説能擊鐘也。”參見“ 號鐘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遞鐘"是一個較為罕見的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古代宮廷中依次更換報時樂鐘的制度或行為。該詞由"遞"(依次傳遞、輪流)和"鐘"(樂器兼計時器)組合而成,體現了古代禮樂制度與時間管理的結合。以下從詞典角度分層解析其詳細含義:


一、字義解析

  1. 遞(dì)
    • 本義:傳送、順次更替。《說文解字》:"遞,更易也。"
    • 引申:指按次序傳遞或輪換,如"遞補""遞代"。
  2. 鐘(zhōng)
    • 本義:金屬打擊樂器,後衍生為報時器具。《周禮·春官》:"鐘師掌金奏。"
    • 禮制功能:鐘在古代兼具奏樂、祭祀、報時三重作用。

二、詞義溯源

"遞鐘"最早見于禮樂典制文獻,特指宮廷通過更換不同音律的鐘來标記時辰。例如:


三、文化内涵

  1. 禮樂象征

    遞鐘制度是周代禮樂文明的縮影,通過鐘聲的次序更替,體現"天人感應"的哲學觀。如《禮記·樂記》雲:"樂者,天地之和也",鐘律變化暗合自然時序。

  2. 時間管理

    作為宮廷計時方式,遞鐘通過音律差異區分時辰(如晨鐘暮鼓),成為古代精密時間系統的組成部分。


四、現代關聯

該詞雖已罕用,但衍生概念仍存: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遞鐘"詞條.
  2. 許慎. 《說文解字》[M]. 中華書局, 1963.
  3. 鄭玄(注). 《周禮注疏》[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4. 脫脫. 《宋史·樂志》[M]. 中華書局, 1985.
  5. 孫希旦. 《禮記集解》[M]. 中華書局, 1989.

網絡擴展解釋

“遞鐘”一詞主要有兩種解釋,需根據語境區分:

一、古琴名(主流解釋) 指古代名琴“號鐘”,常見于文獻記載:

  1. 語源:出自《漢書·王褒傳》“雖伯牙操遞鐘,逢門子彎烏號”,顔師古注引《楚辭》佐證。
  2. 音律特征:馬融《笛賦》提及“號鐘高調”,說明該琴音色高亢清越。
  3. 名琴典故:與俞伯牙善鼓琴的傳說相關,但文獻明确區分其善琴而非擊鐘。

二、現代衍生義(非主流解釋) 部分現代辭書收錄為成語,釋義為: • 本義:指古代宮廷儀式中傳遞鐘聲 • 引申義:比喻事物逐漸惡化或複雜化(如所述),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衍生理解。

建議在學術文獻中采用第一種解釋,若遇第二種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甄别。查詢更詳細文獻可參考《漢書》卷六十四或《楚辭》相關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媕呓白地本頭笓格冰澈炳蔚不辦布化采蓄層折塵封成品吃穿用度大女人打啟發點眼釘密地魄掇菁撷華幡旗負絫隔違關廂規卸化鐵爐呼拉圈禍烖鹄企枷脰械手節哀诘論驚戄金穗酒滓絶頂揩拭酷裂狼扈雷雨雲冷句烈操俚談魯斫馬屁精墓地沐芳拈阄強盛任斷宂懦三代殺才山環省躬使見識水米樹蘭碩儒司明洗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