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消沉;衰退。 唐 韓愈 《上李尚書書》:“老姦宿贓,銷縮摧沮,魂亡魄喪,影滅跡絶。” 宋 李綱 《奏陳車駕不宜輕動劄子》:“人情動搖,莫有固志;士氣銷縮,莫有關心。” 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八:“不唯無以釋兒女之恨,而某亦從此銷縮。”
(2).減少。 宋 葉適 《黃子耕墓志銘》:“訟牒舊千計,銷縮纔百餘。”
“銷縮”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消沉、衰退
指精神、士氣或事物狀态的衰減。如宋代李綱《奏陳車駕不宜輕動劄子》中“士氣銷縮,莫有關心”,形容士氣低落;唐代韓愈《上李尚書書》用“銷縮摧沮”描述腐敗勢力的衰退。
減少
表示數量或程度的降低。如宋代葉適的文獻中曾用該詞表達“減少”之意。
補充說明
該詞屬于古漢語用法,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常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其近義詞包括“消減”“衰退”,反義詞可對應“增長”“振奮”。若需具體文獻例句或更深入解析,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文集。
《銷縮》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因寒冷、縮水、縮量等而減少或收縮。
《銷縮》的拆分部首是「钅」和「竹」,分别表示金屬和竹子;它的總筆畫數為13畫。
《銷縮》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其中「銷」的本義為金屬加熱至可以變形,而「縮」則表示收縮、減少。兩者結合起來,表示金屬因受熱而收縮減少。
《銷縮》的繁體字為「銷縮」,書寫方式相似,隻是用繁體字體書寫。
在古代,「銷縮」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銷」部分的寫法多為「銷」,「縮」部分的寫法多為「縮」。
1. 由于寒冷的氣溫,水管凍結導緻水流銷縮。
2. 這個季節,動植物的生長速度會縮小,産量也會銷縮。
1. 銷售:指商品或服務的銷售行為。
2. 縮影:指某事物的縮小的、代表性的或典型的樣子或形式。
減少、縮小、萎縮、收縮
擴張、增加、膨脹、發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