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膏脣拭舌的意思、膏脣拭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膏脣拭舌的解釋

潤滑嘴唇,拭淨舌頭。意謂極力用話語打動人,多指讒毀。《後漢書·宦者傳·呂強》:“羣邪項領,膏脣拭舌,競欲咀嚼,造作飛條。” 李賢 注:“膏脣拭舌,謂欲讒毀故也。” 清 錢謙益 《<範玺卿詩集>序》:“寖假而膏脣拭舌,訾議其短長,蜉蝣撼大樹,斯可為一笑已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膏脣拭舌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成語,其字面意思與引申含義如下:

一、字面釋義

  1. 膏脣:

    “膏”作動詞,意為塗抹油脂使之潤滑;“脣”即嘴唇。合指用油脂塗抹嘴唇,使其光澤濕潤。

    《漢語大詞典》釋“膏”為“潤澤”

  2. 拭舌:

    “拭”指擦拭;“舌”即舌頭。意為清理或潤濕舌頭,使其靈活。

    《古代漢語詞典》注“拭”為“揩擦”

二、引申含義

該成語的完整意義指刻意修飾言辭,以谄媚或遊說他人。古人認為嘴唇與舌頭的狀态直接影響言語表達,故以物理動作隱喻精心準備說辭:

通過潤滑唇舌,象征反複演練、美化語言,以達到說服或取悅的目的。

《後漢書·呂強傳》有載:“膏脣拭舌,競欲咀嚼。” 形容讒臣争相進言诋毀他人。

三、典故與用法

此語最早見于東漢典籍,多含貶義,形容阿谀奉承或巧言令色之态。例如:

四、現代應用

今多用于文學或學術語境,批判浮誇不實的言論行為,強調:

言語需以真誠為本,過度修飾易失本真。


參考文獻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王力等. 《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2014.
  3. 範晔. 《後漢書》. 中華書局點校本, 1965.
  4. 章學誠. 《文史通義》.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

網絡擴展解釋

“膏脣拭舌”(gāo chún shì shé)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解釋:
    指用油脂塗抹嘴唇,用布巾擦拭舌頭。

  2. 引申意義:
    比喻極力用動聽的言辭打動他人,多含貶義,常用于描述讒毀或刻意修飾言辭以影響他人判斷的行為。

二、出處與用法

  1. 曆史典籍:
    最早見于《後漢書·宦者傳·呂強》,原文為“群邪項領,膏唇拭舌,競欲咀嚼,造作飛條”,指奸佞之人用讒言诋毀忠良。
  2. 文學引用:
    清代錢謙益在《範玺卿詩集序》中以“膏脣拭舌”形容他人對詩集的惡意貶損,進一步強化了其貶義色彩。

三、結構與用法

四、補充說明

部分文獻(如《戰國策·楚策四》)将其解釋為“修飾辭藻使言辭典雅”,但此用法較少見,主流釋義仍以《後漢書》及後世文學引用為準。

該成語多用于形容通過精心修飾言辭以達到讒毀或說服目的的行為,使用時需結合語境判斷其具體傾向。

别人正在浏覽...

安貞白角百增飙起草芙蓉曹務呈上笞鬥弛張辭語醋妒毳客打比逮録嫡室鬥風隔絕鞏膜炎拱橋溝沿兒酤賣國氛裹鋒何故後稷胡蘆提江鮑講目夾庾幾幾進競狷行決一雌雄苦菜花魁異楞頭青門罅末都凝貞蟠螭紋平勃憑仗愆失青山翠竹青石窮節慽慽啓籥上肩容易下肩難攝齋始影詩宰相水絲私視酸齑檖羅頹替無際可尋閑嘗鮮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