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海南省的意思、海南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海南省的解釋

别稱“瓊”。在中國最南部。省境由海南島及散布在南海的西沙、中沙、南沙三群島組成,面積339萬平方千米,是中國面積最小的省區。人口702萬(1995年)。有黎、苗等少數民族。1988年建省。省會海口。主島中南部是以五指山為主的山地,北部為平原。地處熱帶,降水多。中國最大的熱帶作物基地。産優質鐵礦,近海富天然氣。現已開放為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海南省是中國最南端的省級行政區,由海南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組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釋義,“省”指中國最高一級地方行政區劃單位,直屬中央,“海南”則特指該區域的地理方位與曆史沿革。

一、行政建置與沿革

海南省成立于1988年4月,是中國最年輕的省份和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其前身為廣東省海南行政區,1988年經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設立省級行政區,并建立海南經濟特區。2020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賦予其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的戰略定位。

二、自然地理特征

全省陸地總面積3.54萬平方公裡(含島礁),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裡,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2-27℃。主島海南島是中國第二大島,呈橢圓形地勢中間高、四周低,擁有五指山、鹦哥嶺等主要山脈。獨特的熱帶雨林生态系統被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優先區域。

三、曆史文化内涵

“海南”一詞最早見于《隋書·地理志》,唐代設崖州、瓊州等行政區。蘇轼貶谪儋州期間創作的《澄邁驿通潮閣》等詩作,使“天涯海角”成為中華文化中地理與情感的雙重象征。黎族船型屋、儋州調聲、瓊劇等非物質文化遺産,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四、法定職能與定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海南省條例》,該省依法行使省級行政管理權,管轄三沙市在内的4個地級市、15個市縣。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承擔着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國家生态文明試驗區的國家戰略任務。

網絡擴展解釋

海南省是中國最南端的省級行政區,名稱和内涵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名稱由來

  1. 地理方位:因位于中國南海的南部而得名,北隔瓊州海峽與廣東相望,東、南面瀕臨南海。
  2. 島嶼演變:境内最大島嶼“海南島”自古為南海交通要沖,其名稱逐漸代指整個行政區域,最終成為省名來源。

二、基本概況

三、地理與資源

四、行政與經濟地位

更多詳細數據可參考海南省人民政府官網或權威統計年鑒。

别人正在浏覽...

八師八驺必操勝券摒攩采掇馳騁疆場丑陋楚鞋待月西廂澹話電子束滴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訛綳仿宋體封禅扶憑貴豔還眺吼鳴皇階虎将貨赀交橫綢缪嚼囓金毗羅铿戛楞迦龍章鳳彩麻裙明兒鬧場内娣齧嚼旁州例飄茵隨混破軍三極三句不離本行曬台實柴屍祿素餐濕雲收生妪說不齊書壇訟争算卦素幾梭服胎藉貪垢唐三彩提箱頭童齒豁圍屏下程鄉姑香涎銷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