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禁體詩的意思、禁體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禁體詩的解釋

一種遵守特定禁例寫作的詩。據 宋 歐陽修 《雪》詩自注、《六一詩話》及 宋 蘇轼 《聚星堂雪詩叙》所記,其禁例大略為不得運用通常詩歌中常見的名狀體物字眼,如詠雪不用玉月犁梅練絮白舞等,意在難中出奇。參閱 清 趙翼 《陔馀叢考·禁體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禁體詩是中國古代一種具有特殊創作限制的詩歌形式,主要包含以下含義與特點:

  1. 基本定義
    禁體詩又稱“禁物體”“白戰體”,指詩人在寫作時主動約定禁用某些常見字詞,或強制使用特定字詞。例如詠雪時禁用“玉、月、梨、梅、白”等慣用比喻詞彙,以此挑戰創作者在限制中求新求變的能力。

  2. 曆史起源
    該形式始于宋代文人雅集活動。據記載,歐陽修任汝陰太守時,曾與賓客賦雪詩,并規定禁用十餘個常見雪景相關字眼。蘇轼繼承此法,在《聚星堂雪》中進一步實踐,使禁體詩成為文人争相嘗試的創作方式。

  3. 核心規則

    • 禁用慣例詞彙:避免使用傳統描寫某一主題的慣用字(如詠梅禁用“香”“傲”)。
    • 強調白描創新:要求通過比喻、烘托等手法另辟蹊徑,例如蘇轼用“柳絮才高不道鹽”形容雪,避開了直接比喻。
  4. 創作目的
    旨在打破陳詞濫調,推動詩歌語言的革新。歐陽修稱之為“于艱難中特出奇麗”,通過限制激發詩人的創造力。

  5. 與其他概念的區分
    需注意與“被官方禁止的詩歌”(如所述)區别:禁體詩本質是文人自發的文字遊戲,而非政治禁令下的産物。但部分文獻可能将兩種含義混用,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示例:歐陽修《雪》詩中“新陽力微初破萼”,以“新陽”暗指冬日暖陽融雪,避開直接使用“白”“寒”等字,正體現了禁體詩的創作特點。

網絡擴展解釋二

禁體詩的含義

禁體詩是指在特定時期或特定條件下被禁止流傳的詩歌體裁。禁體詩往往因為它們的内容或者形式與當時的政治、社會、文化等要求不符而被視為禁忌。

禁體詩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禁體詩的拆分部首是禾(禾字部)和⺍(奄字底),拆分後的筆畫為10畫。

禁體詩的來源

禁體詩起源于中國古代,在曆史的某些時期中,詩歌創作受到嚴格的政治限制。某些主題、表現形式被禁止,以維護當時政權的統治。這些被禁止流傳的詩歌形成了禁體詩體裁。

禁體詩的繁體字

禁體詩(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禁體詩的寫法與現代有一些差異。例如,“禁”字的寫法可能與現在稍有不同,但整體上,漢字的基本形狀和結構并未發生顯著改變。

禁體詩的例句

1.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2.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顔。

3.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禁體詩的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禁忌、體裁、詩歌

近義詞:禁忌詩、禁止詩

反義詞:非禁體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