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供給糧食等生活物資。《後漢書·朱浮傳》:“﹝ 朱浮 ﹞乃多發諸郡倉穀,廩贍其妻子。”廩,一本作“ 稟 ”。
(2).糧饷給養。《宋史·錢若水傳》:“許召勇敢之士為隨身部曲,廩贍不充,則官為支給。”
關于“廪贍”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廪贍”讀作lǐn shàn,由“廪”(糧倉)與“贍”(供養)組成,本義指官府或集體對民衆的物資供給。核心含義包含兩方面:
二、詞源與文化内涵
三、現代用法
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但可引申為“經濟富足、生活安定”的書面表達,例如:“鄉村振興使百姓廪贍無憂”(需結合上下文靈活使用)。
擴展參考
“贍”單獨使用時,還可表示經濟支持(如贍養父母)或學識淵博(如“宏贍”)。
廪贍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豐富、充裕的財物和糧食。它的字義包含了供給、撥款、贍養等含義。
廪贍的拆分部首是辛,筆畫數是18劃。
《廪贍》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尚書》,是一個古代賢臣趙夙所言。意為政府國家供養百姓的糧食。
在繁體字中,廪贍的寫法是賃糌。
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廪贍可以寫作“〢靪”。這種寫法在古籍中可以見到。
1. 國家對農民的廪贍非常重視。
2. 作為官員,他要負責廪贍百姓。
1. 家廪:指家中存放食糧的地方。
2. 贍養:指供給生活所需,使其充實且良好的照顧。
花銷、費用、開銷、資助。
匮乏、貧困、緊缺、枯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