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廉曲谨的意思、小廉曲谨的详细解释
小廉曲谨的解释
小事上的廉洁谨慎。意指拘于小节,不识大体,故言小、曲。 宋 朱熹 《答或人》:“乡原是一种小廉曲谨、阿世徇俗之人。”《宋史·儒林传二·王回》:“不为小廉曲谨,以求名誉。” 明 李东阳 《送邵国贤诗序》:“諳人情,达事变,不限於小廉曲谨之节,则谓之通。”
词语分解
- 小廉的解释 小事上的廉洁。因非大德,故曰小廉。 汉 贾谊 《新书·益壤》:“布衣者,饰小行,竞小廉,以自託于乡党邑里。”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上:“﹝小人﹞无朋则无党,而饰曲谨为学术,假小廉为操守。”
- 曲谨的解释 谨小慎微。 宋 王安石 《王深父墓志铭》:“故不为小廉曲谨以投众人耳目,而取捨、进退、去就必度於仁义。”《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 严嵩 ﹞为人外装曲谨,内实猜刻。”《明史·奸臣传·胡惟庸
网络扩展解释
“小廉曲谨”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xiǎo lián qǔ jǐn(注意“曲”此处读qū,意为细微、隐晦),形容人过分注重小节上的廉洁谨慎,却忽视了大局或整体原则,含贬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1.释义与出处
- 核心含义:指在琐碎小事上表现得廉洁谨慎,但缺乏对大局的把握,强调“拘于小节而不识大体”。
- 出处:最早见于宋代朱熹《答或人》:“乡原是一种小廉曲谨、阿世徇俗之人。”。
2.用法与结构
- 语法功能:联合式结构,多作谓语、定语,常用于批评缺乏远见的人。
- 例句:
- “不为小廉曲谨,以求名誉。”(《宋史·王回传》)
- 形容某些人“谙人情,达事变,不限于小廉曲谨之节”(明·李东阳)。
3.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不识大体、谨小慎微。
- 反义词:不拘小节、高瞻远瞩。
4.延伸解析
- 多音字注意:“曲”在成语中读qū(如“弯曲”),而非音乐曲调的“qǔ”。
- 历史评价:朱熹以此批评“乡原”(伪善之人)表面守礼,实则趋炎附势。
该成语强调“过度关注细节而忽略整体”,常用于提醒人需平衡小节与大局。如需更多例句或典故,可参考《宋史》或朱熹文集。
网络扩展解释二
《小廉曲谨》的意思
《小廉曲谨》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小心谨慎,做事情谨慎小心,不敢稍有疏忽。
拆分部首和笔画
《小廉曲谨》的拆分部首为“小”、“广”、“曲”和“言”,拆分笔画为“3”、“5”、“6”和“7”。
来源和繁体
《小廉曲谨》最早出自《汉书·高帝纪》,原文是“焉有小廉曲谨”的一句话。繁体字为「小廉曲謹」。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对于《小廉曲谨》这个成语,古时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整体意思和含义并无太大差异。
例句
他在工作中非常小廉曲谨,从不敢有丝毫大意。
组词
廉洁、谨慎、小心、曲意、小心翼翼
近义词
谨小慎微、精密细致、审慎从事
反义词
大意、鲁莽、粗心大意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