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秃襟的意思、秃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秃襟的解釋

光領。謂衣服隻有領口,沒有衣領。襟,古指衣服的交領。 宋 蘇轼 《觀杭州钤轄歐育刀劍戰袍》詩:“秃襟小袖雕鶻盤,大刀長劍龍蛇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秃襟(tū jīn)指衣領無毛飾的簡樸服飾,多見于古代文獻中描述樸素衣着。其核心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秃”意為無毛、光秃,“襟”指衣領或衣襟,合指未裝飾毛邊的簡樸衣領。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年)第7卷,第1024頁。

  2. 引申義

    代指樸素無華的服飾,與華服相對,常見于描述清貧或淡泊的着裝風格。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0年)第1456頁。


二、曆史用例與語境

清代文言小說《夜雨秋燈錄》載:“客着秃襟布袍,舉止蕭然”,此處“秃襟”形容來客衣着簡樸,凸顯其清貧或低調之态。

來源:清代宣鼎《夜雨秋燈錄·卷三》。


三、詞源與演變

“秃襟”屬偏正結構複合詞,始見于明清文獻。古代服飾中,毛領(如貂裘)象征身份,故“秃襟”暗含去奢從簡之意,反映傳統文化中對節儉的推崇。

來源:《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382頁。


四、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研究古代服飾、文學或曆史語境。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選用“素衣”“簡裝”等替代詞。

網絡擴展解釋

“秃襟”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一種特殊的服飾特征。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秃襟”指衣服隻有領口而沒有完整的衣領,特指古代交領服飾中缺失領部的設計。其中:

曆史用例: 宋代蘇轼在《觀杭州钤轄歐育刀劍戰袍》一詩中提到:“秃襟小袖雕鶻盤,大刀長劍龍蛇柙”,這裡的“秃襟”描述了戰袍簡潔無領的特點,符合武士裝束的實用性需求()。

現代應用: 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出現在古籍或相關服飾研究領域。其核心概念類似于現代服飾中的“無領設計”,但特指交領結構的缺失狀态。

補充說明: 部分文獻将“秃襟”與“無領”混用,但嚴格來說,“秃襟”更強調交領結構的殘缺,而非現代圓領、V領等非交領設計()。

别人正在浏覽...

鳻盾贲室表示筆奏哺糟歠醨才高行厚馳跋雠刊怠事單相思登曜底兒掉奉義腐精幹将莫邪高談闊論攻無不克冠履倒置軌忒過破五骨肉離散黑黶橫倒豎卧恒規橫擊恚怨貨店家燕階資局戲康熙帝礦坑苦行僧惏悷老番勒逼六地暖香鵬飙缥氣強本弱枝千裡印錢舍人使榮祚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山步生活水平瞬盼說懷思想方法太陽拓墨同宿媮容脫舃橐籥文繹無名孽火笑吟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