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厚的意思、端厚的詳細解釋
端厚的解釋
端莊溫厚。《新唐書·盧士玫傳》:“ 盧士玫 者, 山 東人,以文儒進,端厚無競。” 明 方孝孺 《送盧尚毅序》:“其子 尚毅 貌質端厚。”《明史·方伎傳·袁珙》:“為人孝友端厚,待族黨有恩。”
詞語分解
- 端的解釋 端 ā 正,不歪斜:端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确;c.使端正)。端麗。端然。端莊。端秀。端靜。端坐。 正派,正直:端方。端直。端重(恘 )。品行不端。 事物的一頭:端的(?)(a.事情的經過,
- 厚的解釋 厚 ò 扁平物體上下兩個面的距離:厚度。厚薄(厚度)。 扁平物體上下兩個面距離較大的,與“薄”相對:厚紙。厚重(恘 )(a.又厚又重;b.豐厚;c.厚道而莊重)。 深,重(恘 ),濃,多:厚望。 不刻
網絡擴展解釋
“端厚”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uān hòu,意為端莊溫厚,多用于形容人的品格或氣質。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詞義:指為人正直莊重、性情寬厚仁和,強調内在修養與外在儀态的統一。
- 構詞:“端”有端正、正直之意;“厚”指敦厚、寬容,兩者結合體現品格的雙重特質。
2.出處與例句
- 古典文獻:
- 《新唐書·盧士玫傳》中記載:“盧士玫者,山東人,以文儒進,端厚無競。” 形容其為人謙和、不争名利。
- 《明史·方伎傳·袁珙》提到:“為人孝友端厚,待族黨有恩。” 強調其品性忠厚且重情義。
- 現代用例:
- 如作家熊培雲在文中寫道:“态度端厚者衆,難得的是心地。” 表達對真誠品格的推崇。
3.現代應用
- 適用場景:多用于文學、人物評價或修養類語境,如形容長輩的德行(“貌質端厚”),或描述學者、文人的風範。
- 近義詞:端方仁厚、溫良敦厚;反義詞:輕浮刻薄、尖酸狹隘。
“端厚”融合了“端”的莊重與“厚”的寬和,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推崇的理想人格特質。其用法跨越古今,既見于曆史典籍,也活躍于現代文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端厚(duān hòu)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某人或某事的态度和心情非常堅定、深沉。
拆分部首和筆畫:端厚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立”部,右邊是“手”部。總共由9個筆畫構成。
來源:端厚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後漢書·耿紀傳》中,形容人物的心情和性格沉穩、堅定。
繁體:端厚的繁體字為「端厚」,筆畫和部首都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厚」字不同于現代字體的寫法,在右側的“手”部分較小,形狀更接近實心方塊。
例句:他的端厚态度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組詞:端正(duān zhèng)、端詳(duān xiáng)、端倪(duān ní)等。
近義詞:堅定、深沉、穩重等。
反義詞:輕浮、不堅定、浮躁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