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cstasy;feel transported;be over-whelmed melt away soul;be overwhelmed with joy or sorrow] 形容傷感或歡樂到極點,若魂魄離散軀殼。也作“消魂”
樂樂愈精愈妙了,令人銷魂。——《警世通言》
(1).謂靈魂離開肉體。形容極其哀愁。 南朝 梁 江淹 《别賦》:“黯然銷魂者,唯别而已矣。” 唐 錢起 《别張起居》詩:“有别時留恨,銷魂況在今。” 清 龔自珍 《賀新涼·長白定圃公子奎耀示重陽<憶菊詞>依韻奉和》詞:“性懶情多兼骨傲,值得銷魂如此。”
(2).謂靈魂離開肉體。形容極其歡樂。 宋 秦觀 《滿庭芳》詞:“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西湖主》:“ 明允公 ,能令我真個銷魂否?” 郭沫若 《塔·喀爾美蘿姑娘》:“ 日本 的春天,櫻花正是穠開的時候,最是使人銷魂,而我又獨在這時候遇着了她。”
(3).謂靈魂離開肉體。形容極其驚懼恐慌。 唐 杜甫 《入衡州》詩:“銷魂避飛鏑,累足穿豺狼。” 元 無名氏 《馮玉蘭》第一折:“猛想起夢中遇見強人,尚銷魂,帶着滿面啼痕。”《胭脂血彈詞·兵變》:“乍見烽煙驚破膽,又聞金鼓早銷魂。”
“銷魂”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xiāo hún,其含義豐富且多用于文學和日常語境中,具體可從以下方面解釋:
傳統解釋
指靈魂仿佛脫離肉體,形容情感達到極緻時的狀态。這種情感可以是極度的哀愁、歡樂或驚懼,例如:
現代擴展
在網絡語境中,常形容性感、迷人到極緻的狀态,如“銷魂的姿勢”“銷魂一笑”。
相關古籍及網絡釋義可進一步參考《漢語大詞典》、百科詞條等。
《銷魂》是一個表示某人或某物極具魅力、迷人至極的詞語。它通過形容某人或某物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強烈,能夠使人感到心神蕩漾、神魂飄飄,甚至失去自我。
《銷魂》這個詞的部首是「魚」(魚)和「心」,部首「魚」的筆畫數為8,部首「心」的筆畫數為4。
《銷魂》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小說《西遊記》中,并流傳至今。在繁體字中,「銷魂」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差别。
在古時候,「銷魂」的寫法與現代漢字相比有所變化。具體表現為「魂」字中的「雲」字旁被替換為「雲」字上方的一點兒,寫作「䷥」。整體變化後的寫法為「銷䷥」。
1. 她的美麗和氣質真是銷魂啊!
2. 這首歌的旋律真是銷魂,讓人陶醉其中。
1. 魅力銷魂
2. 銷魂動人
3. 銷魂佳人
1. 情迷四溢
2. 魅力無窮
3. 引人入勝
1. 平淡無味
2. 毫無吸引力
3. 無趣乏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