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扞衛的意思、扞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扞衛的解釋

(1).古代軍隊于夜間設壘壁、伏弓矢并畜犬以防敵襲擊的一種防禦措施。《國語·晉語八》:“是行也,以藩為軍,攀輦即利而舍,候遮扞衛不行。” 韋昭 注:“候,候望。遮,遮罔。晝則候遮,夜則扞衛。扞衛,謂羅闉、狗附也。張羅闉,去壘五十步而陳,周軍之前後左右,彉弩注矢以誰何,謂之羅闉。又二十人為曹輩,去壘三百步,畜犬其中,或視前後,或視左右,謂之狗附。皆昏而設,明而罷。”

(2).防禦;保衛。 漢 焦贛 《易林·噬嗑之蒙》:“注斯膏澤,扞衛百毒;防以 江 南,虺不能螫。”《後漢書·馮衍傳上》:“繕甲養士,扞衛 并 土。” 唐 韓愈 《馬府君行狀》:“ 建中 四年, 司徒公 使﹝ 馬彙 ﹞将武人子弟才力之士三百人,朝行在,扞衛。” 清 薛福成 《滇緬分界大概情形疏》:“扞衛 滇 邊,防彼勘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扞衛”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古代軍事防禦措施
    指軍隊夜間設置壘壁、埋伏弓箭手并利用犬隻警戒的防禦手段。例如《國語·晉語八》記載的“羅闉”和“狗附”戰術,即在營地周圍布置弩箭防線和巡邏犬,以防範敵軍夜襲。

  2. 現代引申義
    泛指保護、防禦或保衛,強調對重要事物(如主權、尊嚴、利益等)的維護。例如《後漢書》中“扞衛并土”即指保衛疆土。


二、詞源與演變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應用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詞義演變或具體用例,可參考《國語》《後漢書》等古籍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扞衛》這個詞是指保護和捍衛的意思。它由兩個部首組成:扌和衛。扌是手的意思,衛是防禦和保護的意思。它的拼音為hàn wèi。 《扞衛》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發展過程。在古代,人們使用手臂和手來保護自己和其他人,所以“手”在扞衛一詞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據繁體字的寫法來看,《扞衛》一詞在繁體字中保持了和簡體字一樣的寫法,沒有發生變化。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扞衛的寫法可能比現代的寫法有所不同,但是兩個部首的基本形狀和意義仍然保持一緻。 一些例句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扞衛》的用法,例如: 1. 軍隊的主要任務是扞衛國家的安全。 2. 每個人都有權利扞衛自己的尊嚴和權益。 3. 忠誠是扞衛友誼的關鍵。 《扞衛》這個詞可以和其他詞組合成新詞,例如: 1. 扞衛戰:指進行保護和捍衛的戰鬥或行動。 2. 扞衛者:指緻力于保護和捍衛的人。 3. 扞衛工作:指進行保護和捍衛的工作或任務。 與《扞衛》意思相近的詞有保衛、守護、捍衛等,它們都指保護和捍衛的行為或态度。 相反的詞有侵襲、攻擊、摧毀等,它們指對某事物進行破壞和威脅的行為。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問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