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半國際的意思、第二半國際的詳細解釋
第二半國際的解釋
即“社會黨6*國際工人聯合會”。也稱“維也納國際”。1921年2月由考茨基領導的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英國獨立工黨等十三個國家的“中派”社會黨在維也納成立。由于它自稱站在第二國際與第三國際之間,是“中派”,故又被稱為第二半國際。它同黃色國際一起分裂工人階級隊伍。1923年與黃色國際合并為社會主義工人國際。
詞語分解
- 第二的解釋 詳細解釋複姓。見《通志·氏族四》。
- 國際的解釋 在各國及其公民之間或中間;關于各國的交往;由兩個或更多國家參加;兩個或更多國家共有或影響兩個或更多國家國際交往國際地位國際關系國際法國際音标國際标準國際博覽會詳細解釋.國與國之間;世界各國之間。如: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第二半國際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第二半國際”是20世紀20年代初由中派社會黨組成的國際組織,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别稱
- 正式名稱為“社會黨國際工人聯合會”,因其1921年在維也納成立,也稱維也納國際。
- 自稱介于第二國際(改良主義)和第三國際(共産國際)之間,故被戲稱為“第二半國際”。
2.成立背景
- 一戰結束後,第二國際(伯爾尼國際)主張與資産階級合作,引發中派社會黨不滿。
- 1921年2月,由考茨基領導的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英國獨立工黨等13國中派政黨聯合成立。
3.政治立場
- 标榜“革命階級鬥争”,主張通過奪取政治經濟權力實現社會主義,試圖平衡左、右兩派。
- 列甯曾批判其立場,并在《加入共産國際的21個條件》中要求與其劃清界限。
4.曆史影響與結局
- 因未能團結工人階級,反而與第二國際共同分裂工人運動,被共産國際稱為“黃色國際幫兇”。
- 1923年與第二國際合并為社會主義工人國際,最終退出曆史舞台。
補充說明
- 中文語境中,“第二半國際”偶爾被引申為“次優選擇”的成語,但此用法非主流,且與曆史背景無直接關聯。
以上内容綜合了多個權威來源,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看、4等百科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段落一:詞義及來源
第二半國際的意思和來源
《第二半國際》是指社會主義政黨國際組織的第二個階段,是在1919年至1943年間存在的一個組織。
段落二: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和筆畫
第(一)部首:丶(丶部)+ 一(一部)
二(二部):二(二部首)
半(十部):十(十部首)
國(囗部):囗(囗部首)+ 國(十一部)
際(阜):阝(阜部首)+ 人(人部)+ 刀(刀部)
段落三:繁體字和古代寫法
繁體和古代寫法
《第二半國際》的繁體字為《第二半國際》
古代漢字寫法為「第二半國際」
段落四: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例句:他在一次講座中詳細介紹了《第二半國際》的曆史。
組詞:第一國際、國際組織、半國家、國際會議
近義詞:國際社會主義組織、社會主義國際第二階段
反義詞:第一半國際、非國際性組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