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punctum]∶用任何方式從周圍的表面劃分出的一小塊地方
(2) [point]∶表面上的小标記(如一圓點或斑點);一個微小的斑點
(3) [dot]∶作為綴字法或标點符號(如部分符號)用的這種書寫的或印刷的小圓點記號
(1). 唐 時博戲之一。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今之博戲,有長行最盛……又有小雙陸、圍透、大點、小點、遊談、鳳翼之名,然無如長行者。”
(2).批點詩文的符號,用于一句中的停頓處。 明 徐師曾 《文體明辯·批點法》:“ 宋 真德秀 批點法:點,句讀小點。語絶為句,句心為讀。”
(3).小供應點。如:多設小鋪、小點,方便居民。
“小點”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引申用法
曆史/特定領域釋義
使用示例:
以上信息綜合了詞典釋義、曆史記載及實際語用場景。如需更完整例句或出處,可參考标注的搜索來源。
小點是一個詞語,它的意思是指一種很小的、微小的點狀物體。它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事物的細微之處,或者是形容某個物體的微小尺寸。
小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小字的小部首(⼩),右邊的部首是點字的屍部首(⺸)。根據筆畫順序,小字的小部首有三筆,點字的屍部首有四筆,總筆畫數為七。
“小點”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字演變過程。最早的形态是象形字,後來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演變為現在的形态。在古代,小點也可指小數點,用于測量、計算以及表達某些數量的精确度。
繁體字“小點”在形态上與簡體字“小點”相似,隻是在字形上做出了一些微小的調整。繁體字在一些地區和場合仍然被廣泛使用。
在古代,小點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古代的寫法規範,小點的形态類似于“㦞”。這種寫法在古代的文獻中可以找到。
1. 這幅畫上有一顆小點,代表了藝術家對細節的關注。
2. 星空中閃爍着小點般的星星,美得令人心醉。
3. 那隻小蟲子長得像個小點,幾乎看不見。
小點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成多個詞組,如:
1. 小點滴:指微小的事物、事件。
2. 點點滴滴:形容事情或行為的細微之處。
3. 小小點心:指小而精緻的食品。
4. 點到為止:表示大緻或大體上的程度。
近義詞:小微、微小、細小
反義詞:大塊、巨大、巨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