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se] 使人或物為某種目的服務
使用打字機很熟練
(1).使人員、器物、資金等為某種目的服務。 元 陳以仁 《存孝打虎》楔子:“大人呼喚小官,那廂使用?”《古今小說·臨安裡錢婆留發迹》:“兩日正沒生意,且去淘摸幾貫錢鈔使用。” 胡采 《<在和平的日子裡>序》:“他善于使用一種火6*辣辣的藝術語言,來贊頌人類最美好的心靈。”
(2).指某種花費。《續資治通鑒·宋孝宗乾道元年》:“去歲 江西 、 湖口 和籴,其弊非一……量米則有使用,請錢則有糜費。”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二》:“ 山東 大戶,每僉解馬,編審之時,已有科派,俵解之時,又有使用。”《水浒傳》第二十回:“ 宋江 道:‘我再與你銀子十兩,做使用錢。’”
(3).指用錢財賄賂。《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無非湊些銀子,上下分派,使用停當,獄中的也不受苦,官府也不來急急要問。”《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大郎道是選官須得使用才有好地方;隻得把膏腴之産盡數賣掉了,湊着偌多銀兩,與 滿生 帶去。”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使用漢語 快速查詢。
“使用”是一個常見的漢語動詞,表示“使人員、工具、方法等為某種目的服務或發揮作用”。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若需進一步探讨特定語境下的用法或延伸含義,可提供更多例子以輔助分析。
使用是一個動詞,意為利用、操作或應用某物。此詞常用于描述人們利用某種工具、技術或方法來實現某個目的。
《康熙字典》将“使用”拆分為“用”和“工”兩個部首。其中,“用”是漢字的基本部首,表示人類用于做某事的動作;“工”表示可以進行操作的器具或手段。
根據《康熙字典》的筆畫分類,使用的總筆畫數是8。
《使用》一詞最早見于《周易•彖傳》中,起初意為用以填補、應用等。後來逐漸演變為描述人們利用某物來實現某種目的的動作。
在繁體字中,“使用”保持原樣,沒有任何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對于“使用”這個詞,字形已經非常接近現代寫法了,主要區别是字形比較繁瑣,書寫時遵循不同的字法規則。
1. 為了完成這項任務,我們需要使用最先進的技術。
2. 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以最高效的方式使用它們。
3. 這把剪刀過去用來修剪紙張,現在被廢棄不再使用了。
1. 使用者
2. 常用
3. 使用權
4. 使用價值
5. 可使用性
1. 運用
2. 應用
3. 利用
4. 操縱
5. 操作
1. 放棄
2. 停止
3. 廢棄
4. 禁用
5. 終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