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施針的意思、施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施針的解釋

以針刺治療。《宋史·方技傳下·王克明》:“ 魏安行 妻風痿,十年不起, 克明 施鍼,而步履如初。”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施針(shī zhēn)是中醫針灸療法中的專業術語,指将針刺入人體特定穴位并進行操作的過程。以下是詳細釋義:

一、核心定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施針"指"施行針刺治療",即通過銀針刺激穴位以調和氣血、治療疾病的行為。其核心包含兩個層面:

  1. 刺入操作:将針具準确刺入選定穴位;
  2. 行針手法:通過撚轉、提插等技巧調節刺激強度。

二、詞源與曆史沿革

"施"字本義為"施行、施加"(《說文解字》),"針"指金屬治療工具。該詞最早見于《靈樞·官針》:"凡刺之要,官針最妙",記載了九針療法規範,奠定了施針的技術框架。

三、專業操作規範(據《中醫大辭典》)

  1. 進針法:
    • 單手進針:快速刺入皮膚減少痛感
    • 雙手進針:押手固定穴位,刺手施針保障精度
  2. 行針手法:
    • 提插法:垂直上下運動調節刺激量
    • 撚轉法:左右旋轉針體促進"得氣"
  3. 補瀉原則:

    根據《針灸大成》記載,輕刺激為補(虛證),重刺激為瀉(實證)。

四、相關術語辨析

五、現代臨床意義

現行《針灸技術操作規範》(GB/T 21709.20)明确施針需遵循:

  1. 嚴格消毒(一次性針具)
  2. 避開血管/神經
  3. 依據病症選擇不同針具(毫針、三棱針等)

權威參考文獻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 田代華 整理.《靈樞經》. 人民衛生出版社
  3. 楊繼洲.《針灸大成》. 明代萬曆刻本
  4. 李經緯 主編.《中醫大辭典》. 人民衛生出版社
  5. 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GB/T 21709.20-2020《針灸技術操作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施針”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需結合不同領域進行解釋:

一、中醫針灸術語

指通過針刺穴位治療疾病的方法,屬于傳統中醫技術。其特點包括:

  1. 治療原理:通過刺激經絡調節氣血,達到治病或緩解症狀的效果。
  2. 曆史記載:《宋史·方技傳》中記載了宋代醫者王克明用施針治愈風痿(類似癱瘓)的案例,患者“十年不起,施針後步履如初”。
  3. 應用範圍:古代多用于風痿、痹症等病症,現代擴展至疼痛管理、神經系統疾病等領域。

二、刺繡工藝技法

特指蘇繡中的一種傳統針法,常見于人物、動物等精細繡品制作:

  1. 技術特點:采用稀針分層加密,便于色彩過渡;絲線走向靈活,能表現細膩的毛發或羽毛紋理。
  2. 藝術效果:通過參差交錯的針腳增強立體感,使繡面“活而不滞”,兼具寫實與裝飾性。

注:以上解釋綜合了醫學與工藝領域的權威定義,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操作或曆史文獻,可參考《宋史》相關記載或蘇繡技法專著。

别人正在浏覽...

闇薄白蜃雲保聚編欄編纂賓見逼認毖重不次騁射塵劫出籍多骨多謀少斷餓死事大峰岚負片割臂盟公根皮,根被還少寒酥黑墳喉脣黃标僵李代桃較雠腳窩窩诘曲節中長節驚耳金融資本金椀祭餟扣跋款眷苦不堪言來迎去送力大無窮令君香麋費漠置偏畸前夫起抃怯懦窮寡卻歸人中龍虎贍文深泓四顧鞺鞳桃神特大號題旌庭堂同窓慰結香辇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