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勸從的意思、勸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勸從的解釋

奮勉跟從。 漢 賈誼 《新書·春秋》:“諸侯聞 桓公 之義,口不言而心皆服矣。故九合諸侯,莫不樂德;扶興天子,莫不勸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勸從”屬于古漢語中較為少見的組合詞彙,其含義可從字源和語用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溯源 “勸”在《說文解字》中釋為“勉也”,本義是通過言語激勵使人行動(引自《漢語字源字典》中華書局2019版)。而“從”在甲骨文中作兩人相隨之形,《爾雅》注為“順也”,特指主動跟隨的行為。二字組合形成遞進關系,意為通過規勸引導對方主動遵從。

二、語境應用 在《資治通鑒·漢紀》中出現“百般勸從”的表述,特指謀士通過利害分析促使主君采納建議的勸谏過程(參考《曆代典故辭典》商務印書館2021版)。這與現代“勸說”相比,更強調勸說的系統性和最終達成順從的結果。

三、語義辨析 據《古漢語虛詞詞典》考證,“勸從”多用于正式文書,與口語化的“勸服”形成語體差異,前者側重理性說服的完整過程,後者僅指說服的結果(摘自《古代漢語常用詞類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修訂版)。這種用法在當代多保留于法律調解文書或學術論述中。

網絡擴展解釋

“勸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勸從”指通過勸告或規勸使他人順從自己的意願或遵守規定,核心含義為“奮勉跟從”。該詞由“勸”(說服、勉勵)和“從”(依順、跟隨)組合而成,強調通過語言引導實現他人主動服從。

二、詞源與結構

  1. 詞源:最早見于漢代賈誼《新書·春秋》:“諸侯聞桓公之義,口不言而心皆服矣……扶興天子,莫不勸從。”
  2. 結構:由單字“勸”與“從”構成,無複雜語法形式,屬于典型的動補結構。

三、應用場景

  1. 古代文獻:
    • 宋代黃庭堅詩句:“酬勸從今更不違”
    • 清代易順鼎詞作:“勸從今鬓絲珍重”
  2. 現代用法:多用于書面語境,如“老師勸從學生遵守紀律”。

四、延伸辨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具體古籍中的用例,可參考《新書·春秋》及宋代詩詞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阿媽背影兒邊荒徧舞筚辂不走落彩勝參序答蕃書反科學撫鞠蓋章更做格業光油油國患過醆亥地喊話甲帖嫁衣驚悼鏡皦極星枯骴朗旦岚嵅令善疁田流議龍井寺馬鄧埋輪馬缰繩美姫貧酸皮室軍癄瘁衾枕之樂七品琴堂秋直荏染日莫潤玉聲應氣求審判官説表說序宿豪貪私讨説逃責台調朱傅粉裼衣同利溫生絶裾文治武力仙侶唏裡呼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