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出于世俗之外。《世說新語·德行》“﹝ 陳仲舉 ﹞為 豫章 太守,至,便問 徐孺子 所在,欲先看之” 劉孝标 注引 三國 吳 謝承 《後漢書》:“﹝ 徐穉 ﹞清妙高跱,超世絶俗。” 元 劉壎 《隱居通議·理學三》:“其所得如此,想當時必有超世絶俗之論,惜不傳也。”
“超世絕俗”是一個褒義成語,讀音為chāo shì jué sú,其核心含義是超越凡俗、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以下從多個角度展開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或曆史用法,可參考《宣和書譜》及元代劉壎《隱居通議》等典籍。
“超世絕俗”是一個成語,指的是超越凡俗,達到極高水平或超越常人的境界。
拆分部首:超(走飛)世(一)絕(力)俗(人民)
拆分筆畫:超(6畫)世(5畫)絕(9畫)俗(9畫)
“超世絕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一種對古代聖賢、文人境界的贊美和崇拜。它源自《孟子·離婁下》:“千石之官,不足以超世而世士也。”這句話表達了出衆的人才往往難以找到合適的職位來發揮自己的才華。
在繁體字中,超世絕俗的寫法為「超世絕俗」。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超世絕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如楚篇《離婁太陽書》,其中的“超”字寫作“越”,表示跨越、超越之意。
例句:
他的音樂造詣超世絕俗,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鋼琴家之一。
組詞:超凡脫俗、絕世珍寶、俗不可耐
近義詞:超群絕倫、非凡出衆、卓爾不群
反義詞:平凡普通、世俗可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