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細大不逾的意思、細大不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細大不逾的解釋

[not to surpass] 逾:超過。大小方面都不超過

物得其常樂極,極之所集曰聲,聲應相保曰和,細大不逾曰平。——《國語·周語下》

詳細解釋

大小皆不超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細大不逾”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1. 釋義
成語由“細”“大”“不”“逾”四字組成,字面意為“無論細節還是宏觀層面都不超越界限”。“逾”指超過、逾越,整體強調在處理事務時,無論大小方面都嚴格遵守原則或規範,體現嚴謹、平衡的态度。例如描述一個人既注重細節又顧全大局,且始終遵循規則。

2. 出處與典故
源自《國語·周語下》:“物得其常樂極,極之所集曰聲,聲應相保曰和,細大不逾曰平。”。此處指在音樂、禮法等領域中,大小音律和諧相協,引申為對規則的恪守。

3. 用法與語法

4. 應用場景
可形容嚴謹的工作态度(如項目管理需兼顧全局與細節)、道德行為(如守法公民的日常與重大抉擇)等。

5. 近義表達
根據部分資料,近義詞可能包括“中規中矩”“不越雷池”等,但需結合具體語境使用(注:搜索結果未明确列出,建議參考權威詞典進一步确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細大不逾》的意思

《細大不逾》是一個成語,意思是事物的大小、長度、寬度等都恰到好處,沒有超過或不足。指事物精确合適的程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細大不逾》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細(細字頭),大(大字邊)。

細的筆畫數為7畫,大的筆畫數為3畫。

來源和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細大不逾》是由中國古代的文學家、政治家韓愈在其所著的《舊五代史》中出現的。韓愈在文中以此成語來形容一棵樹的大小、分枝的複雜程度等。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略有變化,但基本上與現代寫法相同。

繁體

繁體字《細大不逾》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例句

這幅畫的細大不逾,畫家抓住了每個細節。

她作詩文字細大不逾,字句之間精确而又流暢。

組詞

細雨、細節、大氣、大小、不逾等

近義詞

細微入微、精确無誤、合宜適當、恰如其分

反義詞

過大過小、偏大偏小、失之過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