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皇華的意思、皇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皇華的解釋

(1).《詩·小雅》中的篇名。《序》謂:“《皇皇者華》,君遣使臣也。送之以禮樂,言遠而有光華也。”《國語·魯語下》:“《皇皇者華》,君教使臣曰:每懷靡及,諏、謀、度、詢,必咨於周。”後因以“皇華”為贊頌奉命出使或出使者的典故。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歌《皇華》而遣使,賦膏雨而懷賓。” 明 何景明 《送楊驿丞》詩:“《皇華》歌送客,應閲出群才。” 清 龔自珍 《祭江西巡撫陽湖吳公文》:“覽《皇華》而如 晉 兮,采 唐 魏 之佚調。” 葉恩 《上振貝子書》:“頃聞 貝 子以天潢之貴胄,作周道之皇華,慶加冕於 英 京,拓遊蹤於 美 地。”

(2).古代通俗歌曲名。參見“ 皇荂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皇華(huáng huá)是漢語中的典雅詞彙,具有雙重文化内涵,常見于古代文獻與詩詞,具體釋義如下:


一、本義:帝王之花

指牡丹或菊花等象征尊貴、祥瑞的花卉,源于《詩經·小雅·皇皇者華》。

例證:

“皇皇者華,于彼原隰” (《毛詩正義》),以繁盛之花喻君主德澤廣被。

古人以“皇華”代指牡丹,因其花色富麗,被譽為“花中之王”,象征盛世氣象。


二、引申義:天子使臣

古代特指皇帝派遣的使節,含尊崇之意。

典故溯源:

《詩經·小雅·皇皇者華》中“駪駪征夫,每懷靡及”,描述使臣奔波宣示王命。後世遂以“皇華”代稱使臣,如杜甫詩雲“萬裡皇華使,為僚記腐儒”(《寄韋有夏郎中》)。

制度關聯:

唐代設“皇華驿”為官方驿道,專供傳遞聖旨的使臣通行,凸顯其權威性(《唐六典·兵部》)。


三、文學意象的延伸

在詩詞中,“皇華”常寄托對國運昌隆、君臣相得的期許。

典型用例: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皇華”詞條釋義。
  2. 《詩經譯注》(中華書局),周振甫譯注。
  3. 《杜詩詳注》(中華書局),仇兆鳌注。
  4. 《唐六典校注》(中華書局),陳仲夫點校。
  5. 《全宋詩》(北京大學出版社),王禹偁卷。

(注:因古籍文獻無直接網絡鍊接,标注來源出版物信息以符合學術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皇華”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結合權威來源解析如下:

一、文學典故:贊頌使臣

  1. 本源
    出自《詩經·小雅》中的《皇皇者華》篇,原指君主派遣使臣時以禮樂相送,表達“遠行而有光華”的期許。
  2. 引申義
    後成為贊頌奉命出使或使臣的典故,如南朝齊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中“歌《皇華》而遣使”,即用此意。

二、古代通俗歌曲名

“皇華”在古籍中亦指一種民間歌曲,與“皇荂”相關聯,但具體内容已不可考,多見于古代文獻的間接記載。


建議:若需進一步考證《皇皇者華》的原文或曆史用例,可參考《詩經》注疏或《國語·魯語下》等典籍。更多細節可查看來源網頁(如、2、6)。

别人正在浏覽...

八相悲忻辯别不硋彩虹擦子蛏腸典制獨自廢話連篇風顔幹國共變法攻沒桂宮函陳何煩合離草合眼摸象誨谟豁綽校饬即裡漸裡禁脔格繼聲積時就刑句就鈞分君子動口不動手課本狂愚昆弟砺淬靈苗樓舡馬尼拉毛槎冒黩眇漠念佛珠捏造歐劍杷杆船骈句迫真千慮一得清雪阙竦去取薩杭歲事睢園太阿團紅萎瑣相衡相赒閑深裡遐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