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朝省的意思、朝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朝省的解釋

猶朝廷。《漢書·劉向傳》:“遠絶宗室之任,不令得給事朝省,恐其與己分權。”《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七》:“被甲胄者何嘗充給,趨朝省者轉困支持,州閭之貨殖全疎,天地之災祥屢應。” 明 李贽 《初潭集·君臣·畏慎相》:“ 孔光 沐日歸休,終日燕語,不及朝省政事。”

猶朝觐、朝見。 明 汪道昆 《遠山戲》:“你可在門前候,但有客相訪,隻説相公朝省未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朝省是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中央朝廷的政務中樞機構,尤指皇帝處理國政、群臣議事的場所。以下從詞典釋義、字源演變及古籍用例三方面解析:


一、詞典釋義

  1. 朝廷與官署的統稱

    指帝王聽政、百官奏事的場所,引申為中央決策機構。《漢語大詞典》釋為:“猶朝廷。古代稱中央政府的政務機構。”

    例:漢代王充《論衡·程材》:“文吏以事勝,以忠負;儒生以節優,以職劣。二者長短,各有所宜……朝廷之人也,幼為幹吏,以朝廷為田畝,以刀筆為耒耜,以文書為農業。”(此處“朝廷”與“朝省”義近)

  2. “省”的特指義

    “省”原指宮禁之地(如“禁中”),後演變為中央官署名(如中書省、尚書省)。故“朝省”強調兼具政治象征與行政實權的核心機構。《辭源》釋“省”:“古稱王宮禁署為省……後引申為中央官署名稱。”


二、字源與構詞解析


三、古籍用例與權威參考

  1. 《漢書·卷八十二》:

    “(王)鳳輔政,權傾朝省。”

    →釋義:描述權臣掌控朝廷中樞的史實,“朝省”即中央權力機構。

  2. 《三國志·魏書·夏侯玄傳》:

    “始自秦世,不師聖道……宰守皆以孝廉、年計為吏,民戶凋弊,俗化陵遲,職由朝省。”

    →釋義:批評中央政令導緻地方衰敗,“朝省”指代最高決策層。

  3. 《後漢書·郎顗傳》:

    “臣伏見往者災異并起,天地失常,皆朝省過咎所緻。”

    →釋義:将災異歸因于朝廷施政失誤,“朝省”為責任主體。


“朝省”作為曆史政治術語,本質是封建王朝最高權力機關的代稱,兼具禮儀空間(朝)與行政實體(省)雙重屬性。其釋義需結合古代官制演變,核心落腳于“中央政務中樞”的權威性描述。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 2015.
  3. 班固.《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4. 陳壽.《三國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5. 範晔.《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朝省”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種含義:

一、名詞義:指朝廷

  1. 基本解釋
    指中央政權機構或皇權所在的行政中心,即“朝廷”。例如:

    • 《漢書·劉向傳》提到“遠絶宗室之任,不令得給事朝省”,意為不讓宗室成員參與朝廷事務。
    • 唐代史料記載,弘化公主曾“請求入朝省親”,這裡的“朝省”指代朝廷管轄範圍内的都城或政治中心。
  2. 曆史文獻佐證
    該詞在《舊五代史》《明史》等文獻中均有使用,多用于描述官員與朝廷的關系或政令頒布的場合。


二、動詞義:指朝觐、朝見

  1. 具體含義
    表示官員或臣子前往朝廷拜見君主的行為。例如:
    • 明代汪道昆在《遠山戲》中寫道:“隻說相公朝省未回”,指官員尚未結束朝見返回家中。

使用提示

  1. 現代語境
    “朝省”屬于古代政治用語,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
  2. 近義詞與關聯
    近義詞包括“朝廷”“朝堂”,而“省”在此處并非“省份”義,而是與“中央機構”相關。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用例,可參考《漢書》《舊五代史》等古籍,或查閱權威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騃鈍擺張班赍冰蘗稱美腠會胴朦附言高高手兒挂家函蓋好了瘡疤忘了痛豪吟核辦阖境鴻磐慧日驕軍祭煉旌贲經部禁閣金砂九裡香機弋機織軍前軍尉扣邊拉稀冷澀柳眼花須埋滅妙能妙語解頤篾籠黏連儗似清供磬人青銅鏡窮急去故納新三真經畬刀攝選飾僞使心用幸收璧疏黜疏封稅辔疏煙天秉田父之功聽政偉妙聞化鹜溏稀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