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鴻盤 ”。1.謂稍有升遷即安于其位。語本《易·漸》:“鴻漸于磐,飲食衎衎,吉。” 王弼 注:“磐,山石之安者,少進而得位,居中而應,本無祿養,進而得之,其為歡樂,願莫先焉。” 唐 李白 《崇明寺佛頂尊勝陀羅尼幢頌》:“方将和陰陽於太階,緻吾君於 堯 舜 ;豈徒閉閤坐嘯,鴻盤二千哉!” 王琦 注:“鴻盤二千,謂以二千石之職,為宴安之地也。” 明 高濂 《玉簪記·促試》:“你是瑚璉虹霓,怎做狐首鴻磐,休戀燕友鶯儔,月下花前。”
2.如鴻盤旋高飛。比喻升遷騰達。 唐 富嘉谟 《麗色賦》:“客有鴻盤京劇者,財力雄倬,志圖豐茂。”
3.指高高的石山。 唐 符載 《锺陵東湖亭記》:“平坳漏,削涯岸,鴻盤數仞,不知抔土,真天造也。” 宋 孫觌 《遊金沙寺有陸希聲侍郎讀書堂在頤山上》詩之一:“説似鴻盤讀書處,試尋幽伴拄烏藤。”
“鴻磐”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以下兩類:
基本解釋
由“鴻”(鴻雁,象征洪亮、盛大)和“磐”(大石,象征穩固)組成,字面可理解為“如鴻雁般聲勢浩大,如磐石般穩固”。
文學引用
唐代李白在《崇明寺佛頂尊勝陀羅尼幢頌》中曾用“鴻盤二千”代指官職的穩固與顯赫,明代高濂的《玉簪記》也以此詞暗喻對仕途的追求。
當“鴻磐”用于名字時,結合兩字的象征意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詩詞引用,可參考《易經·漸》及唐代文獻。
《鴻磐》(hóng pán)是一詞的名字,通常用于稱呼家族中的長輩或尊貴的人。這個詞源于中國的傳統文化,代表着權威、尊崇和榮耀。
《鴻磐》的偏旁部首包括“鳥”和“石”,另外還有一個木字旁。根據字形結構分析,它一共由17個筆畫組成。
《鴻磐》一詞在古代漢語中并沒有特定來源,可以說是一種創新或造詞法的結果。它的構成部分“鴻”和“磐”在古代的字典中都有獨立的意義,組合在一起并沒有固定的用法。
《鴻磐》的繁體字為「鴻磐」,繁體字是中國傳統漢字的一種書寫形式,雖然在現代漢字中越來越少見,但在一些文化和藝術領域仍然有使用。
古代漢字寫法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有所變化,因此《鴻磐》在不同的時代可能有不同的寫法。然而,根據現有資料我們無法确定《鴻磐》的确切古代寫法。
1. 鴻磐之格,才高八鬥。
2. 他是我們家族的鴻磐,領導着整個家族。
1. 鴻磐之才:指具有非凡才華的人。
2. 鴻磐之重:表達對某人地位的高度贊揚。
3. 驕陽似鴻磐:比喻非常熾熱的太陽。
1. 尊貴
2. 高貴
3. 權威
4. 尊崇
1. 卑微
2. 賤俗
3. 平庸
4. 卑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