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把柄的意思、把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把柄的解釋

(1) [handle]

(2) 器物上的把兒柄

梭镖把柄

(3) 喻指進行交涉或要挾的憑證(如借口或機會)

給人抓住把柄

詳細解釋

(1).柄。 章炳麟 《新方言·釋器》:“《詩·小雅》傳:‘秉,把也。’古以‘秉’為‘柄’,故今謂‘柄’為‘把柄’,或直言‘把’。” 柳杞 《好年勝景》:“那倒垂着的柳枝上挂着一把鐵笊籬,笊籬的把柄向上招搖着,向下垂着圓圓的網盤。” 張勤 《民兵營長》:“梭镖把柄上還吊着一束紅纓子。”

(2).喻指憑證。多指進行交涉或要挾的憑證。《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六:“我交了這一主大銀子,難道不要讨一些把柄回去?”《紅樓夢》第二一回:“這是一輩子的把柄兒!好便罷,不好偺們就抖出來!” 巴金 《秋》一:“最好我們這一房的人不要給人家抓住說閑話的把柄。”

(3).操守;主意。 明 高攀龍 《高子遺書·語五十》:“當得大忿懥、大恐懼、大憂患、大好樂而不動,乃真把柄也。”《警世通言·況太守斷死孩兒》:“又有一種男不慕色,女不懷春,志比精金,心如堅石,沒來由被旁人播弄,設圈設套,一時失了把柄,堕其術中,事後悔之無及。”

(4).把持;霸占。《元典章·戶部八·鹽課》:“教人買出鹽來把柄著行市,掯勒百姓。” 元 武漢臣 《老生兒》第三折:“如今那好家財則教我那姐夫 張郎 把柄,今日着 劉引孫 剗地受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把柄"是漢語中兼具本義與引申義的複合名詞。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解釋,其核心含義包含三個層次:

  1. 器物構造

    指器具上便于手握持的突出部分,如刀劍的握柄、茶壺的提梁。這種物理結構設計源自古代器物制作工藝,《漢語大詞典》記載該用法最早見于元代文獻,體現人類勞動工具的人體工學考量。

  2. 行為證據

    引申為可以被人掌握的過失或錯誤,該語義演變始于明代。清代《通俗常言疏證》收錄"授人以柄"的典故,特指因自身失誤給予他人制約依據,此用法在現代司法文書中仍具法律隱喻價值。

  3. 控制要素

    在人際關系語境中,常指能夠影響或操縱他人行為的實質性條件。語言學研究表明,該引申義在20世紀白話文運動後廣泛使用,成為現代漢語權力關系表述的高頻詞彙。

詞性特征顯示其兼具名詞屬性與動詞化搭配能力,常見于"抓住把柄""留有把柄"等動賓結構中。語義演變軌迹完整呈現了從具體器物部件到抽象社會關系的認知擴展過程。

網絡擴展解釋

“把柄”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其核心意義可歸納為以下兩點,結合權威來源和語用場景具體分析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器物上的握持部分
    指工具、武器等物體上便于手持的部位。例如:

    • 梭镖的木質把柄()、鐵笊籬的把柄()。
    • 古漢語中“秉”與“柄”相通,如《詩經》中“秉”即為手持之意()。
  2. 比喻可被利用的過失或憑證
    用于形容他人可供交涉、要挾的依據,常見于負面語境。例如:

    • “他行事謹慎,無人能抓住把柄”()。
    • 《紅樓夢》中“這是一輩子的把柄兒”(),暗示長期被牽制的隱患。

二、引申與用法

三、注意事項

總結

“把柄”從具體器物延伸至抽象的人際博弈,反映了漢語通過具象表達複雜社會關系的特點。使用時需結合語境區分本義與比喻義。

别人正在浏覽...

碧螺春賓天玻璃纖維幨幨纏絷陳慮吃租大甸玳簪砀基鼎建匪嗣鳳采鸾章浮譽戆頭紅女白婆懷抱兒混天星尖削家器節儀勁威金鲗筷子狂縱覽取牢姐斂饬遼西盧布螺絲帽面沙魔魍泥車瓦馬農科院盤魄批亢搗虛破眼怯怯癡癡晴川清漏侵染瓊音丘隴日官入道瑞徵深譴世華石罅石作樹高招風思齊筍鞋縮頸同蒿下币像心像意小録嘯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