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柄的意思、把柄的詳細解釋
把柄的解釋
(1) [handle]
(2) 器物上的把兒柄
梭镖把柄
(3) 喻指進行交涉或要挾的憑證(如借口或機會)
給人抓住把柄
詳細解釋
(1).柄。 章炳麟 《新方言·釋器》:“《詩·小雅》傳:‘秉,把也。’古以‘秉’為‘柄’,故今謂‘柄’為‘把柄’,或直言‘把’。” 柳杞 《好年勝景》:“那倒垂着的柳枝上挂着一把鐵笊籬,笊籬的把柄向上招搖着,向下垂着圓圓的網盤。” 張勤 《民兵營長》:“梭镖把柄上還吊着一束紅纓子。”
(2).喻指憑證。多指進行交涉或要挾的憑證。《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六:“我交了這一主大銀子,難道不要讨一些把柄回去?”《紅樓夢》第二一回:“這是一輩子的把柄兒!好便罷,不好偺們就抖出來!” 巴金 《秋》一:“最好我們這一房的人不要給人家抓住說閑話的把柄。”
(3).操守;主意。 明 高攀龍 《高子遺書·語五十》:“當得大忿懥、大恐懼、大憂患、大好樂而不動,乃真把柄也。”《警世通言·況太守斷死孩兒》:“又有一種男不慕色,女不懷春,志比精金,心如堅石,沒來由被旁人播弄,設圈設套,一時失了把柄,堕其術中,事後悔之無及。”
(4).把持;霸占。《元典章·戶部八·鹽課》:“教人買出鹽來把柄著行市,掯勒百姓。” 元 武漢臣 《老生兒》第三折:“如今那好家財則教我那姐夫 張郎 把柄,今日着 劉引孫 剗地受苦。”
詞語分解
- 把的解釋 把 ǎ 拿,抓住:把酒(拿着酒杯)。把玩(拿着賞玩)。 控制,掌握:把握。把舵。 看守:把守。把門兒。 自行車、手推車等的手柄:車把。 可以用手拿的小捆:秫稭把兒。 專權,一手獨攬:把持大權。 從後托
- 柄的解釋 柄 ǐ 植物的花、葉或果實跟枝莖連着的部分:葉柄。花柄。 器物上的把兒:刀柄。勺柄。 量詞,用于有柄物:一柄傘。 喻在言行上被人抓住的材料:把(?)柄。話柄。 執掌:柄政(執掌政權)。柄國。 權:國柄
網絡擴展解釋
“把柄”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其核心意義可歸納為以下兩點,結合權威來源和語用場景具體分析如下:
一、基本釋義
-
器物上的握持部分
指工具、武器等物體上便于手持的部位。例如:
- 梭镖的木質把柄()、鐵笊籬的把柄()。
- 古漢語中“秉”與“柄”相通,如《詩經》中“秉”即為手持之意()。
-
比喻可被利用的過失或憑證
用于形容他人可供交涉、要挾的依據,常見于負面語境。例如:
- “他行事謹慎,無人能抓住把柄”()。
- 《紅樓夢》中“這是一輩子的把柄兒”(),暗示長期被牽制的隱患。
二、引申與用法
- 交涉工具:在人際或權力關系中,把柄可能成為談判籌碼,如職場中掌握上司的把柄可能引發複雜後果()。
- 古義補充:明代文獻中“把柄”偶指“操守”或“堅定心志”,如高攀龍所述“大忿懥而不動,乃真把柄也”(),但此用法現代已罕見。
三、注意事項
- 慎用比喻義:涉及他人把柄易引發沖突,需遵守法律與道德底線()。
- 跨語言對應:法語中譯為“manche”(把手)或“prise”(可乘之機)()。
總結
“把柄”從具體器物延伸至抽象的人際博弈,反映了漢語通過具象表達複雜社會關系的特點。使用時需結合語境區分本義與比喻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把柄:把柄一詞含義是指某個事物或者個體所擁有的可以被人利用或者操縱的弱點或者缺陷。下面将從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方面進行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把柄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木,筆畫總計有8畫。
來源:把柄一詞的來源主要是象征性的比喻。柄是指可以手握的物體的一段,用于操縱物體的功能。在這裡,柄用于比喻人的弱點或者缺陷,意味着他們可以被他人輕易地利用或者控制。
繁體:把柄的繁體寫法為「把柄」。
古時候漢字寫法:根據古代漢字的演變,把柄在古漢字中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基本的意義和含義并未改變。
例句:他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把柄,因此容易受到他人的威脅。
無論是在家庭還是工作場合,保護個人的把柄非常重要。
組詞:拿柄、抓柄、把手
近義詞:把把子、破綻
反義詞:長處、優點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