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柄的意思、把柄的详细解释
把柄的解释
(1) [handle]
(2) 器物上的把儿柄
梭镖把柄
(3) 喻指进行交涉或要挟的凭证(如借口或机会)
给人抓住把柄
详细解释
(1).柄。 章炳麟 《新方言·释器》:“《诗·小雅》传:‘秉,把也。’古以‘秉’为‘柄’,故今谓‘柄’为‘把柄’,或直言‘把’。” 柳杞 《好年胜景》:“那倒垂着的柳枝上挂着一把铁笊篱,笊篱的把柄向上招摇着,向下垂着圆圆的网盘。” 张勤 《民兵营长》:“梭镖把柄上还吊着一束红缨子。”
(2).喻指凭证。多指进行交涉或要挟的凭证。《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我交了这一主大银子,难道不要讨一些把柄回去?”《红楼梦》第二一回:“这是一辈子的把柄儿!好便罢,不好偺们就抖出来!” 巴金 《秋》一:“最好我们这一房的人不要给人家抓住说闲话的把柄。”
(3).操守;主意。 明 高攀龙 《高子遗书·语五十》:“当得大忿懥、大恐惧、大忧患、大好乐而不动,乃真把柄也。”《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又有一种男不慕色,女不怀春,志比精金,心如坚石,没来由被旁人播弄,设圈设套,一时失了把柄,堕其术中,事后悔之无及。”
(4).把持;霸占。《元典章·户部八·盐课》:“教人买出盐来把柄著行市,掯勒百姓。”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三折:“如今那好家财则教我那姐夫 张郎 把柄,今日着 刘引孙 剗地受苦。”
词语分解
- 把的解释 把 ǎ 拿,抓住:把酒(拿着酒杯)。把玩(拿着赏玩)。 控制,掌握:把握。把舵。 看守:把守。把门儿。 自行车、手推车等的手柄:车把。 可以用手拿的小捆:秫秸把儿。 专权,一手独揽:把持大权。 从后托
- 柄的解释 柄 ǐ 植物的花、叶或果实跟枝茎连着的部分:叶柄。花柄。 器物上的把儿:刀柄。勺柄。 量词,用于有柄物:一柄伞。 喻在言行上被人抓住的材料:把(?)柄。话柄。 执掌:柄政(执掌政权)。柄国。 权:国柄
网络扩展解释
“把柄”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汉语词汇,其核心意义可归纳为以下两点,结合权威来源和语用场景具体分析如下:
一、基本释义
-
器物上的握持部分
指工具、武器等物体上便于手持的部位。例如:
- 梭镖的木质把柄()、铁笊篱的把柄()。
- 古汉语中“秉”与“柄”相通,如《诗经》中“秉”即为手持之意()。
-
比喻可被利用的过失或凭证
用于形容他人可供交涉、要挟的依据,常见于负面语境。例如:
- “他行事谨慎,无人能抓住把柄”()。
- 《红楼梦》中“这是一辈子的把柄儿”(),暗示长期被牵制的隐患。
二、引申与用法
- 交涉工具:在人际或权力关系中,把柄可能成为谈判筹码,如职场中掌握上司的把柄可能引发复杂后果()。
- 古义补充:明代文献中“把柄”偶指“操守”或“坚定心志”,如高攀龙所述“大忿懥而不动,乃真把柄也”(),但此用法现代已罕见。
三、注意事项
- 慎用比喻义:涉及他人把柄易引发冲突,需遵守法律与道德底线()。
- 跨语言对应:法语中译为“manche”(把手)或“prise”(可乘之机)()。
总结
“把柄”从具体器物延伸至抽象的人际博弈,反映了汉语通过具象表达复杂社会关系的特点。使用时需结合语境区分本义与比喻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把柄:把柄一词含义是指某个事物或者个体所拥有的可以被人利用或者操纵的弱点或者缺陷。下面将从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方面进行介绍。
拆分部首和笔画:把柄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木,笔画总计有8画。
来源:把柄一词的来源主要是象征性的比喻。柄是指可以手握的物体的一段,用于操纵物体的功能。在这里,柄用于比喻人的弱点或者缺陷,意味着他们可以被他人轻易地利用或者控制。
繁体:把柄的繁体写法为「把柄」。
古时候汉字写法:根据古代汉字的演变,把柄在古汉字中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基本的意义和含义并未改变。
例句:他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把柄,因此容易受到他人的威胁。
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工作场合,保护个人的把柄非常重要。
组词:拿柄、抓柄、把手
近义词:把把子、破绽
反义词:长处、优点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