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玳瑁簪。玳瑁制的發簪。 唐 溫庭筠 《寄河南杜少尹》詩:“十載歸來鬢未凋,玳簪珠履見常僚。” 宋 梅堯臣 《和永叔柘枝歌》:“綺菌繡幄粲輝映,玳簪珠履何委蛇。” 元 朱晞顔 《拟古》詩之四:“玳簪映珠履,佩玉鳴鏘鏘。”《剪燈馀話·賈雲華還魂記》:“珠履玳簪,不減昔時之豐盛;鐘鳴鼎食,宛如向日之繁華。”參見“ 玳瑁簪 ”。
(2).即玳瑁簪。指幕僚。 唐 李峤 《劉侍讀見和山邸十篇重申此贈》詩:“顧己慚鉛鍔,叨名齒玳簪。”
“玳簪”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指用玳瑁(一種海龜的甲殼)制成的裝飾性發簪,常用于古代貴族或富人的頭飾。
因古代官員常佩戴玳瑁簪,該詞被引申為對幕僚群體的雅稱。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
玳簪(dài zān)是指古代女子用來束發的裝飾品,通常由玳瑁制成,具有優雅華麗的外觀。
玳簪的拆分部首是玉(yù)和纟(sī),共有12個筆畫。
玳簪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詩經·邶風·綢缪》,著名文獻學家認為,玳簪作為一種發飾,在古代女子中使用廣泛,所以逐漸形成了這個詞彙。
玳簪的繁體字為「玳簪」。
古代漢字寫法中,「玳簪」有不同的變體寫法,如「玳靬」「簪笏」等,這些寫法在不同的古籍中出現過,但現代已經較少使用。
她頭上佩戴着一根典雅的玳簪,整個人顯得更加婀娜多姿。
玳簪可以組成詞語如「玳簪詩」、「玳簪鳳冠」等,用來形容玳簪與其他事物的聯想或修飾。
與玳簪意義相近的詞語有「髻篦」、「發簪」等,都是用來裝飾發髻的飾品。
沒有明确的反義詞與玳簪相關,但如果要指代與玳簪完全相反的裝飾,可以使用「簡樸」或「樸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