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獻納謀慮。 明 張居正 《來雁說》:“方今天子,神聖撫運,休光累葉,湛恩滭浡,溢于罔極,猶遴登不髦,俾寓内一技之士,亦得効諝陳慮,以黼黻鴻猷。”
“陳慮”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chén lǜ,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具體如下:
獻納謀慮
這是最常見的解釋,指向上級或君主進獻策略、謀劃。例如明代張居正在《來雁說》中提到:“効諝陳慮,以黼黻鴻猷”(意為貢獻智慧、陳述謀略以輔佐大業)。
反複思考、猶豫不決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成語,形容人在決策時反複權衡、擔憂選擇錯誤。但這一用法在權威文獻中較少見。
古代文獻中的用法
多用于正式場合,強調臣子或謀士向君主獻策的行為。例如“陳慮”常與“効諝”(貢獻智慧)連用,體現輔佐之意。
現代語境中的争議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擴展為“猶豫不決”,但需注意這一解釋可能源于對“陳”(陳述)和“慮”(憂慮)的拆分理解,與古義存在差異。
“陳慮”的核心含義是陳述謀略、進獻策略,適用于描述獻策行為;而“猶豫不決”的釋義需謹慎使用,建議優先參考權威古籍或詞典。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來雁說》原文或《漢語大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