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斂饬的意思、斂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斂饬的解釋

猶整饬。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奏啟》:“必斂飭入規,促其音節,辨要輕清,文而不侈,亦啟之大略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斂饬(liǎn chì)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典雅的複合詞,由“斂”和“饬”二字組合而成,多用于書面語或正式場合,主要表示行為舉止的莊重、嚴謹與自我約束。以下從詞義、用法及文化内涵進行詳細解析:


一、單字釋義

  1. 斂(liǎn)

    • 本義為收束、約束,引申為克制、節制言行。如《說文解字》:“斂,收也。”
    • 在行為層面強調收斂放縱之心,體現自我規訓的态度。
  2. 饬(chì)

    • 本義為整頓、整治,引申為嚴謹端正。《說文解字》:“饬,緻堅也。”段玉裁注:“饬者,修整嚴肅之意。”
    • 常用于形容儀容、行為的整饬有序。

二、合成詞釋義

斂饬指通過自我約束使言行、儀态莊重得體,強調内外一緻的嚴謹态度。


三、經典文獻用例

  1. 《漢書·張敞傳》:

    “敞為人敏疾,賞罰分明,見惡辄取,然斂饬容儀,舉動有節。”

    → 描述張敞雖嚴厲但儀态莊重,行為合乎禮法。

  2. 《禮記·曲禮上》鄭玄注:

    “君子慎獨,斂饬其身以俟天命。”

    → 強調君子獨處時仍需自我約束,保持端正。


四、近義詞辨析

詞彙 側重方向 差異點
斂饬 行為與儀态的雙重約束 突出“收斂+整饬”的主動性
端莊 外在儀态的穩重 少強調内在克制
矜持 言行拘謹、保守 含刻意保持距離的意味

五、現代使用場景

適用于描述正式場合中人的得體表現:


參考文獻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漢書》(中華書局校勘本)
  4. 《禮記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
  5. 王力《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注:文獻版本信息供學術溯源,具體内容可查閱權威出版社刊行本。)

網絡擴展解釋

“斂饬”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整理、約束或使其端正,常用于形容儀表、行為或文字的嚴謹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 斂:意為收束、約束(如“斂容”指收斂表情);
    • 饬:意為整頓、使整齊(如“整饬紀律”)。
      組合後表示通過約束自身或事物,使之變得端正、有條理。
  2. 引申含義

    • 形容儀表、行為:指儀态端莊、舉止謹慎,例如“斂饬入規”強調符合規範。
    • 形容文字或文章:用于描述文風簡潔嚴謹,如《文心雕龍》中提到“斂饬入規”,指奏啟類文體需條理清晰、語言簡練。

使用場景


出處與示例


近義詞與反義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看相關文獻(如《文心雕龍》)或權威詞典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柏莒冰碴剝落稠呼呼綽俏翠生石丹抱帝迹帝天渎控分道線風幹附點幹仗割據一方绠套挂花國賓海表含梗翰學龁剌洪湖芔吸混吣胡天神佳會匶車君陳楞磕磕簾鈎列氏溫标遛早樓頭鹭翿緑萍眄望綿遠蛑蝤旁佐盤歧瓶罄罍恥裒綴傾诐穹鞠秋陸髯孫山罽少年老誠誓海盟山姝貌枱子談叙同功一體同論豚臑無憂洞校塲習非成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