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遼西的意思、遼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遼西的解釋

[western part of Liaoning province] 遼河以西的地區,就是遼甯省的西部

詳細解釋

指 遼河 以西的地區,今 遼甯省 的西部。 戰國 、 秦 、 漢 至 南北朝 設郡。解放後(1949年)設省,1954年撤銷,與 遼東省 合并複設 遼甯省 。《史記·匈奴列傳》:“ 燕 亦築長城,自 造陽 至 襄平 。置 上谷 、 漁陽 、 右北平 、 遼西 、 遼東郡 以拒 胡 。”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七:“ 靈帝 和光 元年, 遼西 太守 黃翻 上言,海邊有流屍。” 唐 金昌緒 《春怨》詩:“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 遼 西。” 明 夏完淳 《六哀·黃鎮南》詩:“ 鎮南 三萬師,家世 遼 西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遼西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地理内涵的專有名詞,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一、地理區域概念

指中國遼甯省西部地區,通常以遼河為東界,燕山山脈為西北屏障,南臨渤海。其核心區域涵蓋今遼甯省的錦州、朝陽、阜新、葫蘆島等市。該地區地處東北平原與華北平原的過渡帶,自古便是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交彙區域,地理戰略地位顯著。

二、曆史行政區劃名稱

作為古代行政區劃名稱,"遼西"始于戰國時期燕國設立的遼西郡,治所在陽樂(今遼甯義縣)。秦漢沿襲此建制,轄境包括今河北東北部、遼甯西部及内蒙古部分地區。例如《漢書·地理志》明确記載:"遼西郡,秦置,屬幽州。" 這一名稱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仍被沿用,成為中原王朝經略東北的重要行政單元。

三、文化符號意義

在文化語境中,"遼西"承載着紅山文化、三燕文化等曆史記憶。該區域是中華文明曙光的重要發源地之一,牛河梁遺址出土的玉器與女神像印證了距今5000年前的高度文明。同時,遼西走廊作為連接華北與東北的咽喉要道,在明清戰争中具有決定性意義,如明末的松錦大戰即發生于此。


參考資料來源:

  1. 《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關于"遼西郡"沿革的考釋
  2. 遼甯省考古研究所官網《遼西地區史前文化綜述》(需核實最新鍊接有效性,此處暫标注來源)
  3. 《辭海》(第七版)地理分冊"遼西"詞條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遼西”是一個地理名詞,具體解釋如下:

一、地理位置

“遼西”指遼河以西的地區,即今遼甯省西部及河北省山海關以北的部分區域。這一名稱源于遼河的地理分界作用,曆史上長期作為行政或文化區域的劃分依據。

二、曆史沿革

  1. 古代行政設置
    戰國至南北朝時期,遼西曾設郡,如燕國為抵禦匈奴設立“遼西郡”,轄境覆蓋今河北東北部至遼甯西部。
  2. 近現代變遷
    1949年後,中國曾設立遼西省,1954年與遼東省合并為遼甯省。

三、其他含義

在成語中,“遼西”有時被引申為遙遠之地的象征(如“遼西鶴騎旋”等詩句),但此用法較少見。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細節,可參考權威詞典或地方志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礙嶮阪泉師寶重草墊子柴冊禮常滿燈詞組雕騰地籁獨頭繭反裘負刍諷勉釜钺耿賈觀象歸曲含戚韓信用兵,多多益辦後緣蕙肴狐狼監檢賤直戒晨極慮井井有緒謹啟九行舊時風味鸠占郡博士慨爾雷渚列胪洛陽南戒内則醲釀七寶蓮池秋禊驅使三白酒三蔡颯灑身殼手版舒氣頌儀夙敵隧戶藤角紙钿窩天子妃佻險外厲内荏王鼎萬世不易無暨舞迷奚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