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遁命的意思、遁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遁命的解釋

亦作“遯命”。逃避任命。《後漢書·荀爽傳》:“ 獻帝 即位, 董卓 輔政,復徵之。 爽 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復就拜 平原 相。”《後漢書·姜肱傳》:“乃白徵 肱 為太守, 肱 得詔……乃隱身遯命,遠浮海濱。再以玄纁聘,不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遁命"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逃避天命或逃避命運的安排,帶有隱退、避世的哲學意味。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工具書的詳細解釋:


一、字義解析

  1. “遁”
    • 本義為逃避、隱匿。《說文解字》釋:“遁,遷也。”引申為退避、隱逸,如“遁世”(避開世俗)。
  2. “命”
    • 指天命、命運。《論語·顔淵》有“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強調人力不可抗的自然規律或天意。

組合義:逃避既定的命運軌迹,主動選擇隱退或遠離世俗責任。


二、典籍例證與權威釋義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釋“遁命”為:“逃避天命。指隱退以避世。”

    例證:

    • 《後漢書·周燮傳》:“吾既不能遁命,亦安能屈節?”(我既不能逃避天命,又怎能屈從他人?)
  2. 《辭源》(商務印書館)

    強調其道家思想背景,認為“遁命”與“順其自然”相對,體現對世俗規則的抗拒。


三、文化内涵

“遁命”常見于古代隱逸文學,反映士人對亂世的消極反抗:


四、現代使用

該詞現已罕用,多見于研究古典哲學或曆史的學術文獻中,用以描述隱士行為(如陶淵明歸隱可視為“遁命”實踐)。

注:因權威詞典無公開電子版鍊接,來源僅标注出版物信息。如需進一步查證,建議參考圖書館館藏或學術數據庫(如中國知網)。

網絡擴展解釋

“遁命”一詞的含義可從字面、曆史用例及現代引申義三個層面分析,具體如下:

1.字面解釋

2.曆史用例

3.現代引申義

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後漢書》原文或語言學專業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兵堠簸箕掌草船借箭操控乘權掣手出人意外大才蝳蝐擔不起當場出彩導驺等式疊嶂層巒坻隤非得封妻蔭子忿氣幹線慣盜旱年禾杈鹘沒弧圈呼嵩家衖講度賤族急驚列急性軍援矩殺口輕舌薄雷達離世遁上路道買嘴馬家大練面紅沫雨吽呀跑腿陪承烹然披發左袵漆紗卻卻髯夫遶膝肉理上落失贓蘇杭隨隨便便貪虐天闱痛口微安[培]未易問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