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杜紅兒 。 唐 代名妓。 廣明 中, 羅虬 為 李孝恭 從事。籍中有善歌者 杜紅兒 , 虬 令之歌,贈以綵。 孝恭 以 紅兒 為副戎所盼,不令受。 虬 怒,手刃 紅兒 。既而追其冤,作《比紅兒》詩百首為一卷。見《全唐詩·羅虬〈比紅兒詩〉序》。後亦用以泛稱歌妓。 宋 張先 《熙州慢·贈述古》詞:“持酒更聽, 紅兒 肉聲長調。”
(2).猶紅顔。指美女。 明 陳與郊 《昭君出塞》:“止不過 漢 戟凜胡霜,則待出紅兒擾 白狼 。” 白狼 , 白狼山 ,借指 匈奴 。
“紅兒”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多種含義,需結合具體背景理解:
提示:若需進一步考證曆史典故或影視角色細節,可參考《全唐詩》相關詩序或電視劇原著。
《紅兒》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指代一個年輕漂亮且容貌紅潤的女子。這個詞語在文學作品和口語中廣泛使用。在情詩、歌詞和小說中,紅兒常常用來形容一個有吸引力和魅力的女性。
漢字《紅兒》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分别是“纟”和“兒”,其中“纟”是“纟頭納(sī)字邊”部首,表示與紅色有關;“兒”是“人兒(rén ér)字頭”部首,表示人。
《紅兒》的總筆畫數是11畫。具體來說,“纟”部有3畫,“兒”部有8畫。
詞語《紅兒》的來源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測它應該源自古代文學作品或口頭傳承。在中國文化中,紅色通常被視為吉祥、美好和富有活力的象征,因此“紅兒”作為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女性的美麗和活力。
在繁體字中,紅兒的寫法為《紅兒》。
在古時候,漢字《紅兒》的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基于現代簡化字的規範,古代的寫法使用了更多的筆畫,并且字形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确切的古代寫法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1. 她像一朵紅兒般美麗動人。
2. 那女孩的笑容像夏天的紅兒。
1. 鮮紅兒
2. 紅兒衣
3. 火紅兒
1. 紅顔
2. 美人
3. 佳麗
1. 黑兒
2. 丑兒
3. 烏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