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樞的意思、貳樞的詳細解釋
貳樞的解釋
宋 代指樞密副使。 明 代亦指侍郎。 明 吳寬 《禮部試拟宋以範仲淹為樞密副使謝表》:“伏以西府崇嚴,位遇均於将相;貳樞贊畫,責任重於朝廷。” 明 範景文 《辭免新命疏》:“夫中樞一席,以控九塞,以總六師,而參帷籌,禆廟算,則貳樞所有事也。”按, 崇祯 三年三月, 範 升任兵部左侍郎,上疏辭免。
詞語分解
- 貳的解釋 貳 (貳) è “二”的大寫。 變節,背叛:貳臣。貳心。 筆畫數:; 部首:貝; 筆順編號:
- 樞的解釋 樞 (樞) ū 門上的轉軸:戶樞不蠹。 重要的或中心的部分,起決定性作用的部分:樞紐。中樞。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貳樞(èr shū)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内涵的官職稱謂,主要存在于中國古代官僚體系中。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字義與基本釋義
二、曆史職官背景
“貳樞”作為簡稱,特指樞密副使,始設于唐代,完善于宋代,屬樞密院核心官職:
- 職能範圍:
- 協理全國軍務,參與軍事決策、将領任免、邊防調度。
- 與宰相(中書門下)共掌“二府”,形成文武分治格局。
- 地位演變:
- 宋代為從二品高官,多由文臣擔任,以“以文制武”強化中央集權。
- 元代後樞密院職權變化,此稱漸廢。
三、文獻例證與權威參考
- 《宋史·職官志二》:
“樞密院掌軍國機務……其長官為樞密使,次為樞密副使(即貳樞)。”
-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明确收錄“貳樞”詞條,釋義為“樞密副使的别稱”,佐證其作為正式官職的規範性稱謂。
- 《中國曆代官制大辭典》(北京出版社):
指出宋代“貳樞”屬樞密院副貳,具有“參議兵政、籤署院事”的實權。
四、文化引申與語義延伸
在部分古籍中,“貳樞”亦被借喻為居次要核心地位的人或事物,如明代文獻《翰林記》載:“雖居貳樞,實秉國鈞”,凸顯其實際影響力。
權威參考文獻來源:
-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 呂宗力. 《中國曆代官制大辭典》[M].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5.
- 脫脫 等. 《宋史·職官志》[M]. 中華書局點校本.
- 許慎. 《說文解字》[M]. 中華書局影印本.
網絡擴展解釋
“貳樞”一詞有兩種不同解釋,需根據語境區分:
一、官職含義(主要解釋)
- 宋代:指樞密副使,為中央軍事機構樞密院的副職,地位僅次于樞密使。
- 明代:指侍郎(六部副職官員),如範景文《辭免新命疏》中“貳樞”即指兵部左侍郎。
二、成語含義(引申義)
- 基本含義:比喻人心思搖擺不定,意志不堅定,如“門窗樞紐無法固定”。
- 典故來源:據《查字典》條目,故事背景為梁惠王與孟子對話,讨論人在道義與利益間的抉擇。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曆史文獻,可能是現代對字面義的引申。
使用注意
- 優先含義:曆史文獻中主要指官職,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 成語用法:多見于現代詞典,使用場景較少,建議謹慎參考。
若需深入研究,可查閱《明史》職官志或宋代樞密院相關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暗昧之事捭脫半舍闆滞比較級不住稱王稱伯車速馳驷畜道脣亡齒寒慈寵翠花钿褡連布擔驚受恐端慎多面角方檢發祥地封冊俯領高制格林納達狗盜雞啼古器花闆肉華月攉銅精修科醮客田另開臨終關懷留養馬棗明酌男婚女聘内蕊拍馬旁明偏恃漂浪頗説樸直凄動怯愞葺理欽承任便日華三六九僧制探囊胠箧貪險土堡味覽鄉宴憸猾鹹肉賢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