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人對 漢 雍仲子 的戲稱。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下:“ 漢 雍仲子 進 南海 香物,拜為 涪陽 尉,時謂之 香尉 。 日南 有千畝林,名香出其中。”
“香尉”是一個曆史典故中的戲稱,具體解釋如下:
香尉(拼音:xiāng wèi)是對漢代人物雍仲子的戲稱。這一稱呼源于他因進獻南海地區的香料而被封為“涪陽尉”的事件,時人以“香尉”調侃其官職與香物的關聯。
若需進一步考證原始文獻,可參考《述異記》相關内容。
香尉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香氣彌漫的地方,也可以指代散發出香氣的人。
香尉的拆分部首是⻟部,并且它的筆畫數為8畫。
香尉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最初的形狀是兩個相連的字,一個是“香”,一個是“尉”。
香尉在繁體中的寫法仍然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香尉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具體改變在于字形的演變和筆畫的書寫順序。
1. 這個花園裡的花兒盛開,整個空氣都彌漫着花香,真是個香尉的地方。
2. 她身上散發出的香氣讓人感到心曠神怡,真是個香尉之人。
1. 香尉之地
2. 香尉之氣
3. 香尉之人
1. 芳香
2. 芬芳
3. 香氣四溢
1. 臭氣逼人
2. 難聞的味道
3. 惡臭彌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