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送故的意思、送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送故的解釋

(1). 魏 晉 南北朝 時期,州郡長官遷轉離任,其屬僚隨之遷轉,謂之“送故”。《晉書·範甯傳》:“方鎮去官,皆割精兵器仗,以為送故。米布之屬,不可稱計。”《宋書·謝方明傳》:“尋更加 晉陵 太守,復為驃騎長史、 南郡 相……時 晉陵郡 送故主簿 弘季盛 、 徐壽之 并隨在西。”《梁書·文學傳上·庾於陵》:“ 齊 隨王 子隆 為 荊州 ,召為主簿… 子隆 代還,又以為送故主簿。”

(2).贈送財物助辦喪事。《南史·劉湛傳》:“﹝ 湛 ﹞父 柳 亡於 江州 ,府州送故甚豐,一無所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送故”是一個具有曆史背景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因時代和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主要包含以下兩層核心釋義:

一、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官場制度

含義:指地方州郡長官離任或遷轉時,其屬僚隨同調任,或向離任長官贈送財物、人力等。這一現象在漢晉至南朝時期尤為普遍,逐漸演變為官場腐敗的溫床。

二、喪事資助

含義:指向喪家贈送財物以助辦喪事,體現對逝者的尊重和人情往來。例如《南史·劉湛傳》中提到官員劉湛之父去世時,官府“送故甚豐”,但劉湛未接受。

擴展用法:成語“送故迎新”

該成語源自官場更替現象,原指送别舊官、迎接新官,後泛指新舊交替或人事往來中的禮儀活動。例如唐代元稹《授馬總檢校刑部尚書制》中批評“迎新送故之困”,反映出此類活動對民生造成的負擔。

“送故”在不同語境下的含義:

  1. 曆史制度:魏晉南北朝官場隨遷與財物贈予(主要義項)。
  2. 喪葬禮儀:資助辦理喪事的財物支持。
  3. 成語衍生:體現新舊交替或人事更疊的泛化表達。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如《晉書》《南史》中的記載),可參考、5、8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送故(sòng gù)這個詞是指送别親友或者亡靈。它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送”和“故”。

1.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送”的部首是“辶”,筆畫數為9;“故”的部首是“⺍”,筆畫數為8。

2. 來源

“送故”一詞的源自于古代文化,用來表達人們對于離别或者死者的懷念和告别。

3. 繁體

繁體字“送故”為“送故”。

4.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形态和寫法有所不同。對于“送故”這個詞來說,館字旁也用于“送”的部首,故字的寫法也有變化,例如古時候的字形為“⺀”。

5. 例句

他們在車站為我送故,眼含淚水,難以言别。

6. 組詞

送别、送行、送客

7. 近義詞

送别、送行、厚禮

8. 反義詞

相聚、歡迎、相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