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項列舉。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資政新篇》:“奏為條陳款列,善輔國政,以新民德。”
“款列”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kuǎn liè,其核心含義為分項列舉,常見于正式文書或條陳類文本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将内容逐項、分條列出,常用于正式場合的陳述或奏章中。例如,太平天國洪仁玕在《資政新篇》中提到:“奏為條陳款列,善輔國政,以新民德。”,此處“款列”即指分項陳述建議。
構詞分析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特定專業領域。如需現代語境下的類似表達,可用“分項說明”“逐條列舉”等替代。
款列(kuǎn liè)是一個漢字詞,由“款”和“列”兩個字組成。
“款”字的部首是“欠”,總共有12畫,讀音為“kuǎn”;“列”字的部首是“刀”,總共有6畫,讀音為“liè”。
“款列”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邶風·相酬》中:“款陳其畜,列甯其饋。”意指款待、禮物之物和排列的行列。
繁體中,“款”字和“列”字保持不變,但書寫形式可能在細節上略有差異。
古時候,“款”字的寫法稍有變化,字形中間的橫線向下延伸為兩個“一”字相連,更像一個方框。而“列”字的寫法基本保持一緻,隻是在字體書寫上出現一些變化。
1. 他送給我一件精美的款列,表示感謝。
2. 這份禮物款式獨特,列列有序。
款式、收款、款待、列車、列甯、排列。
樣式、款式、式樣。
散開、離散、分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