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約的意思、服約的詳細解釋
服約的解釋
順服;屈服。《管子·任法》:“賤人以服約卑敬悲色告愬其主,主因離法而聽之,此所謂賤而事之也。” 尹知章 注:“服約,謂屈服隱約也。” 郭沫若 等集校:“ 維遹 案:‘約’亦屈也。 尹 《注》釋為‘隱約’,非是。”
詞語分解
- 服的解釋 服 ú 衣裳:服裝。制服。 穿衣裳:服喪。服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藥)。 作,擔任:服務。服刑。服兵役。 順從:信服。佩服。降(俷 )服。服辯(舊指認罪書)。服膺(牢記在胸中,衷心信服)。
- 約的解釋 約 (約) ē 繩子。 拘束,限制:約束。約法。制約。約定俗成。 共同議定的要遵守的條款:立約。條約。契約。 事先說定:約見。約會。 邀請:約請。約集。 節儉:節約。儉約。 簡要,簡單:由博返約。簡約
網絡擴展解釋
“服約”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fú yuē,其核心含義為順服、屈服。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析該詞:
一、基本釋義
- 詞義:指對他人的意志或權威表示順從、屈服,常見于古代文獻及文學作品中。
- 構詞:由“服”(順從)和“約”(約束)組合而成,強調在約束下的被動服從。
二、古代文獻例證
-
《管子·任法》
原文提到:“賤人以服約卑敬悲色告愬其主。”
- 尹知章注:将“服約”解釋為“屈服隱約”,即隱忍地屈從。
- 郭沫若等學者考據:認為“約”本身有“屈”之意,強調直接屈服,而非尹注的“隱約”。
-
宋代梅堯臣詩句
“葛巾輕服約登步”中,“服約”暗含順應自然、收斂心性的文學化表達。
三、使用注意
- 古今差異:現代網絡語境中偶見誤用,如“說服約翰”中的“服”實為“說服”,與“服約”原意無關。需注意區分。
- 適用場景:多用于描述被動屈從,含貶義色彩,如《管子》中批判因法度松弛導緻的屈服現象。
四、相關擴展
- 近義詞:屈服、順從、降服。
- 反義詞:抗争、反抗、違逆。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管子》集校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服約
服約是指遵守約定或協議的意思。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服”和“約”。
“服”的部首是“月”,總共有四畫。它的拼音是“fu”,意思是遵守、聽從。在古代漢字中,它的寫法比較特殊。不同的古代字典中,它的字形可能會有所不同。
“約”的部首是“纟”,總共有五畫。它的拼音是“yue”,意思是約定、協議。它的古代漢字寫法在繁體字中比較常見,也可以寫作“約”。
“服約”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禮制和官方文書。在古代,人們通過籤訂約定來規範各種關系,如國家之間的合作、商業合同以及私人協議等。通過遵守和執行這些約定,人們能夠保持秩序和信任。
在一些繁體字中,可以看到“服約”的寫法是“服約”。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根據時代和地區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對于“服約”這個詞,它的古代寫法可能會與現代寫法有所不同。例如,在《說文解字》中,它被寫作“服約”。但是,它的基本意思和用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以下是一些關于“服約”的例句:
1. 我們必須服約,否則将會面臨法律制裁。
2. 在籤署合同之前,請确保你已經明确理解并同意所有的服約内容。
3. 作為一名專業人士,我們要時刻遵守我們所做出的服約。
與“服約”相關的組詞有:履行約定、守約、違約、籤訂合同等。
與“服約”近義詞有:遵守協議、承諾、遵循規定等。
與“服約”反義詞有:違反協議、背約、不守信用等。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