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響榻的意思、響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響榻的解釋

響拓。榻,用同“ 搨 ”。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五:“辨博書畫古器,前輩蓋嘗著書矣。其間有論議而未詳明者,如臨、摹、硬黃、響榻是……響榻謂以紙覆其上,就明窗牖間,映光摹之。”參見“ 響搨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漢語大詞典》中對“響榻”一詞的解釋包含兩層含義。第一,指古代木結構建築中用于承重的橫向梁架結構,因敲擊時會發出清脆響聲而得名。這種構件常見于傳統建築屋頂與立柱之間,起到分散壓力的作用,如《營造法式》記載“凡屋蓋之制,皆以響榻為骨幹”。第二,在方言中可指竹制或木制躺椅,因使用時易發出“咯吱”聲響得名,清代《越諺》載“暑月乘涼,響榻支庭”。

該詞屬古漢語專業術語,現代漢語使用頻率較低。其構詞法采用“形聲+會意”組合,“響”表發聲特性,“榻”原指低矮家具,後引申為平闆狀承重結構。同類建築術語還有“鬥拱”“飛檐”等,均體現中國傳統建築特色。

網絡擴展解釋

“響榻”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書畫複制領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響榻”即“響搨”,其中“榻”是“搨”的通假字,指通過覆蓋紙張、映光描摹的複制技法。該詞最早見于宋代張世南《遊宦紀聞》,與“臨”“摹”“硬黃”等同屬傳統書畫複制技術。

2. 操作方法 具體指将薄紙覆蓋在原作表面,置于明亮窗邊,利用透射光線勾勒輪廓線條,再進行填墨的複制方式。這種方法能較精确保留原作形态,常用于珍貴書畫的副本制作。

3. 詞義延伸 “響”字在此處強調通過光影投射産生複制的效果,而“榻/搨”則指拓印動作。該詞反映了古代書畫傳承中對原作保護與技藝傳播的雙重需求。

注:現代語境中該詞已不常用,相關技術多被稱為“摹拓”或“影拓”。如需更詳細古籍例證,可查閱《遊宦紀聞》卷五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百斛白撰保愛兵頭駁正闡抉陳叙辭訟大快人心到錯大澤鄉燈人兒德全如醉帝姻敦大二儀飛岑風律宮署宮隅顧後瞻前還命紅桃花鲗魚奸聲箭猺家無儋石稭莞雞毛報九濱糾纏不清峻阪離格兒領口賃力暮末漂寓破費蜣螂輕袅袅秋闱七姊妹屈厄惹禍招愆入聖桑蓋三瓦兩巷石戶時彥鼠溪碎浪田殖條駁通計熟籌翫弄完事微課嗚邑下庠諧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