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上古傳說中的地名。《莊子·讓王》:“ 舜 以天下讓其友 石戶 之農。” 陸德明 釋文引 李頤 曰:“ 石戶 ,地名。” 南朝 陳 徐陵 《勸進表》:“豈可逡巡固讓,方示 石戶 之農。”
(2).見“ 石戶農 ”。
(3).石門。 南朝 宋 謝靈運 《過瞿溪山飯僧》詩:“鑽燧斷山木,揜岸墐石戶。” 南朝 梁 江淹 《雜詞·構象台》:“苔蘚生兮繞石戶,蓮花舒兮繡池梁。” 宋 蘇轼 《和孫同年卞山龍洞禱晴》:“我來叩石戶,飛鼠翻白鴉。”
“石戶”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上古傳說中的地名
最早見于《莊子·讓王》,記載舜将天下讓給友人“石戶之農”,此處“石戶”指地名。後世文學作品中如南朝徐陵的《勸進表》也沿用此意。
“石戶農”的簡稱
指代《莊子》中提到的隱士“石戶之農”,象征淡泊名利的隱逸精神。
石門
字面指石頭建造的門戶,如南朝謝靈運《過瞿溪山飯僧》中“揜岸墐石戶”,以及江淹詩中的用法,均描述自然或人工石門的意象。
“石戶”兼具曆史典故與自然意象,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若需進一步了解文獻出處或例句,可參考《莊子》、南朝詩文等古籍。
《石戶》是指由石頭所制造的門戶。在古代建築中,為了增加門的堅固性和安全性,常常使用石材制作門框或門楣,這種門就被稱為《石戶》。
《石戶》的拆分部首是石字旁,表示與石相關的事物。該詞共有7畫。
《石戶》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它起源于建築古制。在古代,石材常被用于建築中的門窗,以增強安全性和永久性。
《石戶》的繁體字是「石戶」。
在古代,有些漢字的寫法與今天有所不同。《石戶》在古字典中的寫法為「石戸」,其中的「戸」是表示門的意思。
1. 曆史悠久的古廟門上鑲嵌着一扇精美的石戶。
2. 這座庭院的入口裝飾着一對古老的石戶,給人一種莊重的感覺。
3. 修建新建築時,我們決定替換舊木門為石戶,以提高安全性和可持續性。
1. 石門:由石材制作的門。
2. 石框:門窗或畫框的石材邊框。
3. 石柱:以石材雕刻而成的柱子。
1. 門楣:建築中門上方的橫梁。
2. 石門:由石材制作的門。
1. 木門:由木材制作的門。
2. 鐵門:由鐵材制作的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