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末的意思、暮末的詳細解釋
暮末的解釋
猶末世。謂一代将終之時。 唐 陸龜蒙 《漢三高士贊·申屠嘉》:“ 漢 衰政荒,時實暮末,隱于 碭山 ,遂與世絶。”
詞語分解
- 暮的解釋 暮 ù 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日暮。暮氣。暮色。日暮途窮。暮鼓晨鐘。 晚,将盡:暮春。暮年。暮節。暮齒(晚年)。 晨朝 筆畫數:; 部首:日; 筆順編號:
- 末的解釋 末 ò 尖端,梢:末梢。末端。秋毫之末(毫毛尖端)。 最後,終了:末了(僶 )。末尾。末日。末代。窮途末路。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末業。末技。舍本逐末。 碎屑:末子。碎末。 傳統戲劇角色名,一
網絡擴展解釋
“暮末”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側重,以下為綜合解釋:
基本含義
- 字面釋義:由“暮”(傍晚、将盡)和“末”(盡頭、終了)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為“日暮的盡頭”。
- 核心意義:指一個時代或階段臨近終結的狀态,多用于形容朝代衰亡、社會末期等場景。例如唐代陸龜蒙在《漢三高士贊·申屠嘉》中寫道:“漢衰政荒,時實暮末”,描述漢朝衰落的政治局面。
延伸解釋
- 曆史語境:常見于古籍中,特指國家或王朝的末世,如“漢衰政荒”即用“暮末”強調統治末期混亂的社會狀态。
- 比喻用法:現代也可引申為事物發展到尾聲,例如“暮末之年”比喻人生晚年,或“項目進入暮末階段”表示即将完成。
補充說明
- 單字解析:
- 暮:既指日暮時分,也引申為時間、生命的晚期(如“暮年”)。
- 末:強調事物的終點或細微末端(如“秋毫之末”)。
若需進一步探究該詞在具體文獻中的應用,可參考《漢三高士贊·申屠嘉》等唐代文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暮末
暮末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來形容日落之後或接近黃昏的時刻。它包含了兩個部首,分别是日部和木部。具體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日(部首:⽇,筆畫:4)+ 木(部首:⽊,筆畫:4)= 暮(筆畫:12)+ 未(筆畫:5)。
此詞的來源比較普遍,是通過日落和夜晚顯露出來的漸暗來形容這一時刻。
在繁體字中,暮末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暮末」。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暮可以寫作「暮時」,末可以寫作「孛」。這種寫法在古代比較常見,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被現代漢字所取代。
以下是一些使用暮末的例句:
1. 黃昏時分,萬籁俱寂,大地沉浸在暮末的甯靜中。
2. 暮末到來,我們往往感受到一種淡淡的憂郁和寂寥。
3. 他站在窗前,望着暮末的天空,感慨萬千。
組詞:暮色、暮光、暮氣、末日、末路。
近義詞:黃昏、傍晚、夕陽、黃昏時分。
反義詞:清晨、白晝、早晨、日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