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宮隅的意思、宮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宮隅的解釋

謂建于宮牆四角的高大圍屏。《周禮·考工記·匠人》:“王宮門阿之制,五雉;宮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 鄭玄 注:“宮隅,城隅,謂角浮思也。” 孫诒讓 正義:引 焦循 曰:“角,即四隅之謂。浮思者,《廣雅》《釋名》《古今注》皆訓為門外之屏。角浮思者,城之四角為屏以障城,高於城二丈,蓋城角隱僻,恐奸宄踰越,故加高耳。” 唐 李華 《含元殿賦》:“至若時雨槀田,九農恞暢,雲歸山冗,儵以昭曠。白日麗於宮隅,混晶光而益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宮隅”是一個古代建築術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建于宮牆四角的高大圍屏或防禦結構,主要用于王宮建築。根據《周禮·考工記·匠人》記載,其高度為“七雉”(雉是古代長度單位,一雉約合三丈),高于宮門(五雉)但低于城隅(九雉)。這種結構被稱為“角浮思”,即四角設置的屏障,既具裝飾性,又起到防止攀越的防禦作用。

二、延伸含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為成語,比喻隱蔽的角落或深居簡出的人。但需注意,這一引申義未見于古代文獻,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擴展解釋。

補充說明:

  1. 建築功能:宮隅高于宮牆,通過加高四角增強防禦,尤其在隱蔽角落防止入侵(孫诒讓《周禮正義》引焦循注)。
  2. 相關術語:與“城隅”(城牆四角結構)對應,兩者形制相似但高度不同,體現古代等級制度。

建議:若需了解具體形制或曆史演變,可查閱《周禮》原文及漢代鄭玄、清代孫诒讓的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宮隅的意思

宮隅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宮殿中的角落。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宮隅的部首是宀(寶蓋頭部),它由9畫組成。

來源

宮隅的最早出現可以追溯到《爾雅》中的篇目“宮有隅”,意思是宮殿的角落。

繁體

宮隅的繁體寫法為「宮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宮隅字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其形狀多變,但大緻結構相似。

例句

1. 寶殿之中,他站在宮隅,注視着整個場景。

2. 她躲藏在宮隅的黑暗中,避開了注意力。

組詞

1. 宮殿

2. 宮阙

3. 宮廷

4. 隅角

5. 隅地

近義詞

角落、隅角、邊角

反義詞

中央、正中、中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