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大的意思、敦大的詳細解釋
敦大的解釋
(1).敦厚寬大。《國語·鄭語》:“夫 黎 為 高辛氏 火正,以淳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 唐 韓愈 《釋言》:“今三賢方與天子謀,所以施政於天下而階太平之治,聽聰而視明,公正而敦大。” 明 方孝孺 《希董堂記》:“ 茅侯 為人敦大和雅,不亢不諂。”
(2).指厚重博大。 宋 陸遊 《入蜀記》卷三:“大抵此山( 九華 )之奇在脩纖耳,然無含蓄敦大氣象,與 廬阜 、 天台 異矣。”
詞語分解
- 敦的解釋 敦 ū 厚道,笃厚:敦樸。敦厚。敦實。 誠心誠意:敦聘。敦請。 督促:“使虞敦匠”。敦勸。敦促。 姓。 敦 ì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筆畫數:; 部首:攵; 筆順編號: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專業解析
“敦大”的漢語詞典釋義
“敦大”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其用法多見于書面語或特定語境:
-
敦厚寬大;厚重博大:
- 此義項強調内在品質或外在形态的厚重、寬宏與博大。形容人時,指其性格敦厚樸實、心胸寬廣;形容事物時,指其規模宏大、氣勢磅礴或質地厚重。
- 例證與來源:
- 《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條,釋義為“敦厚寬大”。例如:“其為人也,溫柔敦大。” (意指:他的為人,溫和柔順、敦厚寬大。)
- 該詞義體現了儒家文化對君子品德的推崇,常與“溫柔”、“仁厚”等詞并用。參考《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對“敦”字的解釋(有“厚道、誠懇”義)及“大”字的引申義(有“寬宏、廣大”義)。
-
(特指台灣地區用法)盛大、隆重:
- 在台灣地區的現代漢語使用中,“敦大”有時被用作“盛大”或“隆重”的同義詞,尤其在描述慶典、儀式等規模大且莊重的場合。
- 例證與來源:
- 台灣地區部分媒體或官方文書在描述大型活動時會使用“敦大”一詞,意指其場面盛大、儀式隆重。例如:“典禮敦大而莊嚴。” 此用法可參考台灣地區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絡版對相關詞彙的釋義傾向及實際語料庫用例。
“敦大”的核心語義圍繞“敦厚”與“宏大”展開。其古典含義側重于品德的敦厚寬宏或事物的厚重博大(義項1),而在現代台灣地區的特定語境下,則發展出描述活動規模盛大、儀式隆重的用法(義項2)。理解時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确切所指。
同義詞辨析參考:
- 敦厚: 側重品性忠厚、誠懇。
- 寬大: 側重心胸寬廣、氣量大。
- 盛大: 側重規模大、場面隆重。
- 宏大: 側重宏偉、巨大(多指抽象事物如規模、氣勢)。
- 厚重: 側重分量重、質地厚或意義深長。
參考資料來源:
- 《漢語大詞典》 (權威詞典釋義) - 參考鍊接:漢語大詞典 - 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需注意具體條目需查閱該詞典)
-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字義溯源) - 參考鍊接: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 商務印書館
- 台灣地區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地區用法參考) - 參考鍊接: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網絡擴展解釋
“敦大”一詞的釋義可從以下兩個維度解析,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一、作為形容詞(常見文學用法)
-
敦厚寬大
指人的品德或性格兼具淳樸厚重與寬容大度。例如《國語·鄭語》中用“淳燿敦大”形容火正(古代官職)黎的德行,體現其光明磊落、包容寬廣的品格。
-
厚重博大
描述事物或氣象的恢弘深遠。如宋代陸遊《入蜀記》評價九華山“無含蓄敦大氣象”,對比廬山、天台山的雄渾壯闊。
二、作為專有名詞(現代用法)
特指馬來西亞敦胡先翁大學(UTHM),該校是馬來西亞公立大學,以工程與技術學科見長,擁有東南亞唯一的飛行學位及鐵路工程專業。
補充說明
- 詞源:“敦”本義為厚道、誠懇(《說文解字》),引申為厚重;“大”則強調廣度或深度,組合後形成複合詞義。
- 使用建議:現代語境中需注意區分文學性描述與機構簡稱,避免混淆。
如需進一步探究古典文獻中的用例,可參考《國語》《韓愈集》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哀憐,哀憫哀怨敗禦並傳逼遒不舉火補衲不莊蔡倫層波嘗鮮麤袍粝食帶路旦過寮登起頂線丢心落意烽區浮惰孤堆故方詭髻詭斁锢送行百裡者半九十寒寠和朗皇父貨車獲索加納較短量長急不暇擇傑傑錦帙級數舊服濬波樂昌之鏡連天匝地犂然立夏馬陵削樹懦尫鋪派鋪舒前列硗瘠頃歲任臆辱寞三下五除二慎徽屍體書币頭尾王延危思轄床攜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