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缃缥的意思、缃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缃缥的解釋

(1).淺黃色與淺青色。亦指這兩種顔色的織物。《後漢書·輿服志下》:“公主、貴人、妃以上,嫁娶得服錦綺羅縠繒,采十二色,重緣袍……二百石以上四采,青黃紅緑。賈人,緗縹而已。”

(2).古人常用淺黃或淺青色布帛作書衣。因以指書卷。 南朝 梁簡文帝 《大6*法頌》:“詩書乃陳,緗縹斯備。” 唐 李賀 《自昌谷到洛後門》詩:“緗縹兩行字,蟄蟲蠹秋芸。” 宋 範成大 《次韻劉韶美大風雨壞門屋》:“雲煙揮翰墨池翻,緗縹如山晝掩關。”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缃缥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缃缥(xiāng piǎo)是漢語中一個典雅的古語詞,由“缃”與“缥”二字複合而成,專指古代書籍或書卷的絹帛封面顔色,後引申為書籍的代稱。以下從詞義、文化内涵及權威來源角度詳細解析:


一、分字釋義

  1. 缃(xiāng)

    指淺黃色的絲織品。《說文解字》釋:“缃,帛淺黃色也。”古代書卷封面常用淺黃色絹帛裝裱,故以“缃”代指書衣。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

    查看來源(注:鍊接為《漢語大詞典》電子版查詢頁)

  2. 缥(piǎo)

    原指淡青色的絲帛。《說文解字》注:“缥,帛青白色也。”後因書卷封面亦用青白色絹帛,遂與“缃”并稱。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

    查看來源(注:鍊接為中華書局官網書目頁)


二、複合詞“缃缥”的引申義

“缃缥”二字連用,最早見于漢代文獻,特指書籍的絹帛封皮。因古代書卷以絹帛包裹防損,其色以淺黃(缃)、淡青(缥)為主,故以材質顔色代指書籍整體。例如:

《西京雜記》:“書卷以缃缥裝束,置諸玉匣。”

來源:劉歆《西京雜記》卷三,古籍出版社點校本。

唐宋後,“缃缥”逐漸演變為書籍的雅稱,常見于文人詩賦。如:

陸遊《書房雜詠》:“缃缥滿架塵不侵,始知文字有真樂。”

來源:《全宋詩》卷二一五,北京大學出版社。


三、文化内涵與象征

“缃缥”承載中國古代書籍裝幀的工藝特征,同時蘊含文人對知識的珍視:


四、現代使用與權威定釋

現代漢語中,“缃缥”屬書面雅語,多用于文學或學術語境。權威詞典釋義如下:

《辭海》(第七版):

“缃缥:淺黃色與淡青色的絲織品,古代用以作書衣,故稱書卷為缃缥。”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2019年版。

查看來源


“缃缥”以絹帛色彩代指書籍,融合物質載體與文化象征,是中國古代圖書史的重要語彙。其釋義需結合文獻裝幀傳統及文人語境理解,現代使用中仍保留典雅色彩。

網絡擴展解釋

“缃缥”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指布料顔色及織物

  1. 顔色組合:
    “缃”指淺黃色,“缥”指青白色(或淡青色),合稱代指這兩種顔色的織物。古代常以這兩種顔色的布帛制作衣物,例如《續漢書志·輿服志》中提到商人(賈人)穿着“缃缥而已”。

  2. 絲織品特征:
    “缥”本身可指青白色的絲織品,如書卷的封套(“缥帙”),而“缃缥”組合進一步擴展為代指這類輕薄的布料。

二、代指書籍或書卷

古人用淺黃、青白色布帛包裹書籍或作書衣,因此“缃缥”逐漸成為書卷的代稱。例如《梁書·王僧孺傳》中以“含吐缃缥之上”形容文人對書籍的珍視與研讀。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缥”的單字釋義(如“缥缈”),可參考漢典等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玉琯牓子長源公嘲噱承允搭路氹肥當依訂考獨竪一幟帆樯廢話連篇風會風級表覆瓶改換家門甘露廚公安派宮調供尖公厲過位華要回欄獲尤假榻桀傲不馴鹡鸰在原捐背科須狼飧虎咽兩栖類連闼洞房麗妃龍禦履絲曳缟毛羽麻筵眉柳蒙衫彌留農林抛物面鏡貧而樂道錢爿魚起文悛移繞梁聲沈雄市步時因私辦騰蹶踢腳悟悔絃徽骁敢襲節心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