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 淮河 神的封號。《舊唐書·玄宗紀下》:“﹝ 天寶 六載﹞封 河瀆 為 靈源公 , 濟瀆 為 清源公 , 江瀆 為 廣源公 , 淮瀆 為 長源公 。”
(2).指 長江 之神。 唐 李白 《為宋中丞祭九江文》:“謹以三牲之奠,敬祭于 長源公 之靈。”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李白在長流夜郎前後》:“ 長江 ,源遠流長,應是 長源公 。”
“長源公”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古代淮河神的封號
唐玄宗天寶六載(747年),朝廷對四渎(江河淮濟)進行冊封,其中淮渎(淮河)被賜封為“長源公”。這一封號體現了古代對自然神靈的崇拜與官方祭祀體系的規範,與“靈源公”(黃河)、“清源公”(濟水)、“廣源公”(長江)并列。
指代長江之神
在文學作品中,“長源公”也被用來象征長江之神。例如,唐代詩人李白在《為宋中丞祭九江文》中寫道:“敬祭于長源公之靈”,郭沫若亦在相關研究中提到“長江源遠流長,應是長源公”。這一用法更多是文人基于長江的綿長特性賦予的雅稱,而非官方封號。
補充說明
可通過等來源進一步查閱文獻原文。
《長源公》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忠誠老實、心地善良、言行正直的人。
《長源公》的拆分部首是長,筆畫數為12。
《長源公》出自明代吳醒退的著作《與楊千裡書》,原句為:“民庶長源、臣僚才疏。”意思是人民可以擔當起國家根本之責,而臣子卻無能力解決問題。
《長源公》。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長源公》在古代寫作“壯源公”或“長願公”。
他一直以來都是個長源公,絕對可以信任。
忠誠、老實、善良、正直。
忠誠老實、心地善良、言行正直的人。
不忠誠、狡詐、陰險的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