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遶梁歌"。
“繞梁聲”是漢語中一個形容聲音美妙、餘音不絕的詞彙,其核心含義與“繞梁之音”相通,具體解釋如下:
“繞梁聲”字面意為“萦繞房梁的聲音”,比喻歌聲或樂聲極為動聽,餘音悠長,令人回味。例如《列子·湯問》中記載韓娥歌聲“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即描述歌聲的感染力。
該詞源自先秦典籍《列子·湯問》,講述韓國歌者韓娥因饑餓在齊國賣唱,歌聲離去後仍萦繞梁間三日不絕,後以“繞梁”形容音樂或歌聲的美妙。晉代陸機《演連珠》中“繞梁之音,實萦弦所思”進一步引申為藝術表達的感染力。
若需更完整的典故解析或例句,可參考《列子·湯問》原文或漢典等權威辭書。
繞梁聲是指音樂音響在空間中回響、瀰漫開去的聲音。這個詞語常常用來形容音樂美妙動聽,讓人陶醉其中。
繞梁聲的部首是糸,共有10個筆劃。
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國,當時人們用梁木來搭建屋頂,能夠讓人聽到更加清晰動人的音樂聲響。
繞梁聲的繁體字形式為「繞樑聲」。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保持了繞梁聲的意思。例如,「繞梁聲」在古代可能寫成「繞樑聲」。
1. 這首歌曲的音樂真是繞梁聲,聽著讓人心曠神怡。
2. 昨晚的音樂會上,演奏家們的琴聲猶如繞梁聲,讓我彷彿置身於一個神奇的氛圍中。
1. 繞梁:形容聲音回蕩在空間中,美妙動聽。
2. 繞梁之聲:同義詞,表示美妙動聽的聲音。
3. 悅耳:形容聲音動聽,旋律優美。
4. 絃樂聲:形容弦樂器演奏出的音樂聲音。
1. 動人聲響
2. 美妙音樂
3. 優美旋律
1. 刺耳聲響
2. 難聽音樂
3. 無節奏音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