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浅黄色与浅青色。亦指这两种颜色的织物。《后汉书·舆服志下》:“公主、贵人、妃以上,嫁娶得服锦綺罗縠繒,采十二色,重缘袍……二百石以上四采,青黄红緑。贾人,緗縹而已。”
(2).古人常用浅黄或浅青色布帛作书衣。因以指书卷。 南朝 梁简文帝 《大6*法颂》:“诗书乃陈,緗縹斯备。” 唐 李贺 《自昌谷到洛后门》诗:“緗縹两行字,蛰虫蠹秋芸。” 宋 范成大 《次韵刘韶美大风雨坏门屋》:“云烟挥翰墨池翻,緗縹如山昼掩关。”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缃缥汉语 快速查询。
“缃缥”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颜色组合:
“缃”指浅黄色,“缥”指青白色(或淡青色),合称代指这两种颜色的织物。古代常以这两种颜色的布帛制作衣物,例如《续汉书志·舆服志》中提到商人(贾人)穿着“缃缥而已”。
丝织品特征:
“缥”本身可指青白色的丝织品,如书卷的封套(“缥帙”),而“缃缥”组合进一步扩展为代指这类轻薄的布料。
古人用浅黄、青白色布帛包裹书籍或作书衣,因此“缃缥”逐渐成为书卷的代称。例如《梁书·王僧孺传》中以“含吐缃缥之上”形容文人对书籍的珍视与研读。
如需进一步了解“缥”的单字释义(如“缥缈”),可参考汉典等权威来源。
缃缥是一个汉语词语,形容色彩柔和、轻盈飘逸的样子。它常用来形容绸缎、云霞等物体的颜色和质感。
缃缥的拆分部首是纟(丝),共有14个笔画。
据考证,缃缥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一篇中。在古代文人的笔墨之中,缃缥一词常常用来形容逍遥自在、轻松愉悦的心境。
缃缥的繁体字是「緗縹」。
根据《说文解字》,缃缥的古代写法是「襄襓」。
1. 晨曦之间,天空染上了一丝缃缥的颜色。
2. 她穿着一袭缃缥的绸缎裙子,显得婉约动人。
缃缥若梦、缃绮之眼、缥缈、缥缈悠远
淡雅、柔和、轻盈
艳丽、粗犷、沉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