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遭怨恨。 漢 王逸 《九思·逢尤》:“被諑譖兮虛獲尤,心煩憒兮意無聊。”
“獲尤”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如下:
“獲尤”指遭受怨恨或招緻責難,常用于描述因行為、言辭不當而引發他人不滿的情緒。例如:
構成解析:
文學用例:
此詞多見于古典文獻及詩詞,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情感色彩。例如在分析古代文學作品時,可關注其與人物命運或社會批判的關聯。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詩句背景,可參考《九思·逢尤》及宋代相關詩文。
《獲尤》是一個成語,意指獲得了不應該得到的東西或功勞,也可以指獲得了别人的指責或責難。這個詞常常用來形容不正當的獲益或不公平的得到某種好處。
《獲尤》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艸”(草字頭)部,右邊是“㐅”(穴字底)部。根據漢字書寫規則,它的總筆畫數是10。
《獲尤》是從《易經·兌卦》中的“有獲尤”的句子引申而來。“有獲尤”中的“獲尤”意為得到别人的指責或責難。後來,這個詞成為成語,用來形容獲得了不應該得到的東西或功勞。
在繁體字中,該成語的書寫形式為「獲尤」。
在古漢字中,獲的字形如“穫”,尤的字形如“尢”。在過去,字形有所改變,而現在我們使用的字形是經過簡化和規範化後的。
1. 他通過行賄獲尤,最終被判刑。
2. 這個公司以不正當手段獲尤,最終引發了一場風暴。
組詞:獲罪、獲利、獲益、獲得
近義詞:不當得利、不當獲益、不當得到
反義詞:合理得利、合理得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