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向方的意思、向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向方的解釋

(1).歸向正道。方,義方。《文子·符言》:“開道之于善,而民向方矣。” 徐靈府 注:“正道而可以誘民。”《南史·梁始興忠武王憺傳》:“ 憺 至州……又興學校,祭 漢 蜀郡 太守 文翁 ,由是人多向方者。” 明 歸有光 《送吳純甫先生會試序》:“自少年學子稍知向方者,必引而進之。”

(2).謂遵循正确方向。 明 高攀龍 《答何府尊書》:“卻如無舵之舟,莫知把握;無鍼之盤,莫知向方。” 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藉書園書目叙》:“專門之業失傳,古職之失守,而學者無所向方故也。”


(1).崇尚正直,遵循正道。 唐 白居易 《田穎可亳州刺史制》:“故臨戎則士樂為用,撫下而衆知嚮方。” 宋 範仲淹 《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講書狀》:“士務稽古,人知嚮方。” 明 唐順之 《葛母傳》:“自是書院成而 揚 之士彬彬多嚮方者。”

(2).指方向,前進的目标。 元 揭傒斯 《送張都事序》:“天下郡縣不患無賢守令,患上之人不能正其好惡以示其嚮方。”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華陽博議上》:“掇遺逸,抉隱幽,榷嚮方,樹懲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向方"是一個較為書面化且帶有古漢語色彩的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不高。其核心含義可以從字義和典籍用法兩方面理解:

  1. 基本釋義:朝向正确的方向或方法

    • “向”:本義指對着、朝着某個方向或目标。
    • “方”:本義指方向、方位,引申為方法、道理、準則。
    • 組合義:因此,“向方”最直接的含義是指“朝向正确的方向” 或“遵循正确的方法/道理”。它強調行為的指向性符合正道、正理或正确的途徑。
  2. 深層含義:歸向正道、遵循法則 在更深的層次上,“向方”常用來比喻“歸向正道”、“迷途知返” 或“遵循法則、準則”。它蘊含了從迷失、錯誤或不規範的狀态,轉向正确、光明或合乎規範的狀态這一過程或結果。例如:

    • 形容人改邪歸正:“幡然悔悟,終得向方。”
    • 形容事物回歸正軌:“撥亂反正,天下向方。”
    • 形容遵循自然或社會法則:“萬物生長,各向其方。”
  3. 典籍與用例佐證 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或仿古文體中,用以表達回歸正道或遵循法則之意。例如在儒家經典或史書中,常用來描述君主使國家回歸禮法,或個人修養歸于仁義。

“向方”意指朝向正确的方向或方法,核心在于“歸向正道” 或“遵循正确的法則、準則”。它強調的是一種從偏離到符合、從錯誤到正确的轉變或狀态,帶有明顯的價值判斷和規範性色彩,常用于書面語或對曆史、哲學問題的論述中。

來源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向方”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歸向正道

指引導人或社會遵循道德準則,回歸正确的價值觀。該含義源自古代文獻:

二、遵循正确方向

強調行動或思想需符合既定目标或規範:

其他補充

部分現代語境中,“向方”可能引申為“朝向某個方位”(如),但傳統用法仍以道德和方向性為主。該詞多用于描述個人修養、社會治理或學術研究中的規範性要求。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滬江詞典或查字典的詳細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昂霄聳壑本途並膀步遞不管不顧步辇圖常形貙氓刌度村園大仁大義雕摧地厘東抹西塗豆醬清頓愚多錢善賈反對本本主義廢朝飛遁離俗俸稍風詩伏息高閈宮衞兵鬼摸腦殼郭邑呵辟後來居上化蛻華族回岩火帝火上弄凍淩儉禮笕水掠削兩廣練功靈族買笑迎歡梅臘美新母教泥菖蒲漚泊篷寮清防濟跄求忠出孝殊轍天香國色恸懷頭工推行問慰帖五殘香車翔貴笑面夜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