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母教的意思、母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母教的解釋

[family education] 母親對子女的教誨

詳細解釋

語出 漢 劉向 《列女傳·鄒孟轲母》:“ 孟子 之母,教化列分。處子擇藝,使從大倫。子學不進,斷機示焉。子遂成德,為當世冠。”後以“母教”稱母親對于子女的教育。 清 劉大櫆 《盧氏二母傳》:“夫自古賢人修士之生,蓋必有母教雲。” 續範亭 《贊範太君》:“發揚母教,大孝 鼎臣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母教”指母親對子女的教育或教誨,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概念。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母教”即母親通過言傳身教對子女進行的教育。該詞最早見于漢代劉向《列女傳·鄒孟轲母》,記載孟子母親通過“斷機教子”等方式引導其成長,後成為典範。

二、曆史與文化意義

  1. 傳統淵源:古代強調“母儀垂範”,認為母親的教育直接影響子女品德與成就。如《文明小史》提到“母教極嚴”的家庭教育模式。
  2. 典故例證:孟子母親為選擇良好教育環境三次遷居(“孟母三遷”),并曾割斷織布機上的線,警示孟子學習不可半途而廢。

三、現代延伸

當代語境中,“母教”不僅指傳統家庭教育,還包含母親在價值觀、行為習慣等方面對子女的全面影響。學者續範亭曾提出“發揚母教”以強調其社會意義。

四、相關表達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典故或具體文獻,可參考《列女傳》《盧氏二母傳》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母教》的意思

《母教》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母親的教誨、教導。母教以母親為主體,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對子女進行教育,以培養他們的品德、知識和能力。

《母教》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母教》是由母字和教字組成的。其中,母字的部首是毛,總共有三畫;教字的部首是攴,總共有四畫。

《母教》的來源

《母教》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在《論語·為政》一篇中,孔子曾經說過:“不敬鬼神而能鬼神其技矣,未能鬼神其所以,其母教之也。”這句話中的“母教”一詞即指母親的教誨。

《母教》的繁體

《母教》的繁體字為「母教」,拼音為mǔ jiào。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有所不同。《母教》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為「母敎」。

《母教》的例句

1. 她用自己的母教培養了孩子的良好習慣和道德觀念。

2. 他們家代代傳承母教,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

與《母教》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母愛、母親、母愛如海

近義詞:母愛、母系教育、母性的教養

反義詞:父教、父愛、男性的教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