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天香國色的意思、天香國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天香國色的解釋

[heaven fragrance and national beauty;woman of great beauty] 原是形容牡丹花色香俱佳,借指女子容貌出衆。也說“國色天香”

詳細解釋

(1).本為稱贊牡丹之辭,謂其色香俱非他花可比。 唐 李濬 《松窗雜錄》:“會春暮内殿賞牡丹花,上頗好詩,因問 修己 曰:‘今京邑傳唱牡丹花詩誰為首出?’ 修己 對曰:‘臣嘗聞公卿間多吟賞中書舍人 李正封 詩,曰:“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酒”。’” 金 元好問 《蘭文仲郎中見過》詩:“水碧金膏 步兵 酒,天香國色 洛陽 花。”

(2).稱美麗的女子。《再生緣》第二一回:“款款纖腰垂玉帶,溶溶粉額映烏紗。起來緩緩辭金殿,分明是,一朵天香國色花。”參見“ 國色天香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天香國色”是漢語中形容極緻美豔的經典成語,其釋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字面構成 該詞由“天香”“國色”兩個偏正短語組成。“天”表程度極高,“香”指芬芳氣息;“國”指代整個國家範圍,“色”意為姿容。整體強調“色與香均達世間巅峰”的疊加狀态。

二、語義分層

  1. 原意特指牡丹

    據《漢語成語大詞典》記載,該詞最初專指牡丹花,因其花型雍容、香氣馥郁,被唐代文人推為“百花之王”。宋代周敦頤《愛蓮說》注疏中曾引此詞佐證牡丹的尊貴地位。

  2. 引申指代美人

    明代《字彙補》釋義擴展,将容貌絕佳的女子喻作“天香國色”,如湯顯祖《牡丹亭》寫杜麗娘“天香猶帶露,國色不沾塵”,凸顯人物超凡之美。

三、典源考據 該詞雛形見于唐代李肇《唐國史補》,記載中書舍人李正封詠牡丹名句“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北宋《廣群芳譜》正式凝練為四字成語,成為宮廷貴胄品鑒花卉的基準範式。

網絡擴展解釋

“天香國色”是一個漢語成語,常用于形容女性的美貌或花卉的豔麗。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出處與典故


詞義演變

  1. 花卉指向:最初專指牡丹的色香雙絕,體現其在百花中的尊貴地位。
  2. 人物比喻:宋代以後逐漸用于形容女性姿容非凡,如明代小說《玉玦記》中“果是天香國色”。

用法與結構


近義詞與相關表達


擴展知識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摭異記》《玉玦記》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幕跋剌辦事大臣北京地下鐵道便溺趁旨床筵楚厲廚箑檔子班倒塌墊本爾汝凡微乏少脯醬鋼洋官家汩湟酣然入夢黑暗獄核叙穢渎降臨接迹祲容就酒急需蠟液離奇買通冒取逆讓批逆鱗婆心勤誠親告青絲绮年氣忍聲吞奇山異水拳跽取燧柔癕三牛為麄三笑圖山丁侍教視微知着天地誅戮天下第一同産子外艱韋康委衣窩窩霧駁小己得失小學堂罅隙